二戰戰術入門

ebook

By 田村尚也

cover image of 二戰戰術入門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二戰戰術分析解說集從二戰編制到戰術分析快速入門,解說通透、身歷其境,軍事迷必讀!【本書特色】從各兵種編制到戰術分析、裝備皆有詳細圖解,解說分明邏輯清楚!橫跨基礎知識、各部隊與各主要參戰國相同兵種的特質要素列舉,基礎深厚!戰術、裝備解說結合二戰史實與大量黑白資料照,絲絲入扣、意猶未盡!~~本書的前半部主要以步兵編制、裝甲部隊編制和砲兵部隊編制為中心,介紹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國家──日本、美國、德國、蘇聯和英國的陸軍。後半部分則著重於戰術原理和基本兵術術語的意義等概念性內容解說~~第1章 步兵部隊──各國陸軍的主力是步兵部隊!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參戰國家的主要陸軍都以步兵部隊為主力。例如,德國軍在對蘇聯發動的「巴巴羅薩行動」中,共投入了141個師,其中108個師,即接近八成,是未機械化的步兵師。即使在裝甲部隊活躍顯著的德國軍中,從數量上看,步兵部隊仍然是主力。  然而,閱讀戰史等資料時會發現,對扮演主力角色的裝甲部隊的描述往往過於突出,對步兵部隊的作戰行動卻很少有詳細記載。  實際上,即使沒有大規模作戰行動,前線的敵我步兵部隊之間仍然經常發生大量戰鬥。  此外,就像裝甲部隊的編制和戰術一樣,步兵部隊也有著明確的運用構想和戰術原則。儘管步兵部隊相對低調,但其編制和戰術的重要性並不亞於裝甲部隊。第2章 裝甲部隊──擔負攻擊核心的裝甲部隊!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的陸軍以步兵部隊為主力。到了大戰後期,一些戰車部隊開始在英法聯軍等部隊中組建,但當時坦克被認為僅用於支援步兵,並不被視為攻擊部隊的主力。  然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德國軍的坦克為核心的裝甲部隊在波蘭、法國等地展開迅猛進攻,各主要國家的陸軍開始將裝甲部隊視為攻擊核心。大戰結束時,在歐洲戰場上已經無法想像沒有裝甲部隊的大攻勢了。  要深入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史,熟悉裝甲部隊的戰術和編制可說是至關重要。第3章 砲兵部隊──砲兵部隊的需求?  攻擊方和防守方都不可能擁有無限的砲兵戰力,因此並不是所有砲擊都能實現。砲兵部隊的射擊指揮官必須考慮到每個射擊目標的重要性,並根據戰機適時分配砲兵火力。此外,砲兵部隊必須能夠迅速投入所需火力,遵從射擊指揮官的命令。  「在必要的地方、必要的時間,發揮必要的火力」,可說是砲兵部隊的唯一要求。  「火力與機動」是戰術的本質,而砲兵部隊正是承擔「火力」這一角色。只有砲兵部隊能在必要的地方和時間提供必要火力,近接戰鬥部隊的機動才得以實現。  砲兵部隊在戰鬥中的不可或缺性,讓各國軍隊不惜花費龐大成本,也要維持這一部隊。第4章 實戰篇──戰術用語的背後!  各種兵術用語,如:突破、包圍、迂回、追擊、奇襲、遭遇戰、機動防禦」等,背後都隱含著深刻涵意,是各國軍人自然而然接受的戰術原理和原則。理解這些內容,對軍事文章的理解將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本章將著重在戰術原理、基礎兵術用語等概念性內容。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僅是原理原則,仍有可能出現例外情況。此外,為了易於理解,有些專業術語可能被轉換為通俗表達或予以省略介紹。  實際上,兵術用語會隨著時代變遷而產生變化,甚至可能會添加新的用法或被廢棄。若各位發現本書與其他書籍或資料中的用法和概念有所不同時,希望能進一步思考引起這些差異的原因。

二戰戰術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