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 Distance |
---|---|
Loading... |
每天,我们都在用感官感知世界。我们看到物体,听到声音,触摸表面。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直接和 "具体"!但这真的是现实吗?或者说,我们只是在一个由多层次、可见和不可见的宇宙中航行的一小部分?现代和古代的知识,物理和形而上学的知识,都在邀请我们思考这个永恒的问题。
我们的日常经验往往限制了我们的理解。我们习惯于只通过我们所能看到、触摸到或测量到的东西来认识世界。然而,在这种 "正常 "感知的表面之下,许多其他的现实并存。我们的感官无法触及的物理现实与充满意义和神秘的形而上层面并存。想想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在这两个极端中,我们的日常生活溶入了几乎无法理解的规模。
在物理领域,宇宙以层层叠叠的现实层次展现自身。在宇宙层面,我们只能瞥见浩瀚无垠的宇宙。我们能 "看到 "的部分仅占整个已知宇宙的 5%。在宏观层面上,我们所感知的、我们的现实似乎是具体的。然而,即使是一个简单的物体,比如一把椅子,也隐藏着截然不同的真相。在亚原子尺度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由遵循反直觉物理定律的粒子组成的宇宙。量子纠缠实验 表明,在亚原子层面,两个粒子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上瞬间连接起来,就好像它们忽略了空间和时间的概念。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尼尔斯-玻尔是第一个动摇我们对现实的认识的人,他们试图回答一个著名的问题:"当没有人注意的时候,月亮是否存在?
除了物理层面,形而上学也是一个谜。形而上学研究的是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质疑存在的本质。古希腊人,如柏拉图,想象出一个完美而永恒不变的 "理念 "世界,物质世界只是其薄弱的复制品。我们都记得洞穴的寓言:被锁链锁住的人只能瞥见墙壁上的影子,却永远看不到真正太阳的直射光。
我们还可以在东方哲学中找到相关概念。印度传统中的 "玛雅面纱 "将现象世界描述为遮蔽现实真谛的幻象。另一方面,宗教、神秘主义和灵性则将这一不可见的维度解释为灵魂或 "自我 "与超验者连接的地方。
但是,我们如何区分什么是物理的,什么是形而上学的?这个问题将我们引向哲学史上最深刻的问题之一:什么是现实?
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思想家试图将世界分为 "实质 "和 "偶然"。实质是指本身存在的事物,偶然是指与其他事物相关的事物。他们的研究为千百年来的猜测奠定了基础。
今天,科学家和哲学家一样,继续质疑自己。例如,现代物理学将经典本体论与认知相对主义相结合。不确定性原理之父沃纳-海森堡认为,观察本身会改变被观察的对象。换句话说,我们永远无法以 "纯粹 "的方式认识现实。我们所感知的总是我们参与认知过程的反映。
因此,我们受到身体、感官和语言的限制。然而,对真实事物的渴望驱使我们超越一切困难,进入知识的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