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 Distance |
---|---|
Loading... |
「太極」和「太極拳」,兩者是有不同的概述。
太極只可以感受,通過理解,去體會,去施行,在生活上加以實踐,才能夠感受太極內涵的意義。
太極拳是體現太極其中一種較直接的方式,通過太極拳的學習和鍛煉,了解陰陽,虛實,有無,和太極的關係。
具像來說,太極是海洋,太極拳是泳術。我們學會了泳術,並在海洋中游泳,從而感受海洋的廣闊浩瀚,水體的川流不息,和無休止的內在澎湃動力。
因此之故,太極拳是中華武術中體驗太極的一項拳種。
本書借用老師和學員兩者不同角度,以單元形式來談論太極拳在學習上一般會遇到的疑問。
全書避免採用過多太極拳用詞和艱深詞彙,希望藉著趣味性的對話,讓太極拳愛好者得到不一樣的理解。
※前言※
太極拳是一項頗受中外人士歡迎的運動,入門門檻不高,基本上有興趣的人士都可以參加。粗略估計,過往一、二百年裡,全球接觸過太極拳的人數超過幾百萬人次。但是來到今天,活躍的人數,反而並不很高,視太極拳為中華武術研習的人士更少。為何曾經學拳的人多,持續下去的人少?君不見初期和你一起參加的學友,許多己離開了太極拳,原因是甚麽?值得大家探討。
筆者梁德平留意到一個普遍現象,大部分離開太極拳的學員,多在首年的學習期間出現,箇中原因不一而足,而令筆者感覺到的是,多出自於他們對學習太極拳的期望和現實有較大的落差。太極拳初學者對一些問題不甚理解,往往會變成為不喜歡,進而卻步,不再深入體會,最終放棄學習,實屬非常可惜的事。
梁德平嘗試通過本書,利用師徒對話形式,希望讓初接觸或曾接觸過太極拳的人士多點了解,減低疑惑,持續練習下去,成為太極拳運動的一員。書中的人物,可能是你,也可能是他。談論的是一般會接觸的問題,全書避免採用過多太極拳用詞,並顧及趣味性,某些問題只輕輕略過未有詳盡談論,還是留待讀者自行深入去探討。
坊間談太極拳理論和談太極拳技術的書籍非常多,談論練習太極拳貼身的問題較少,本書成書的目的,是希望通過師徒兩方面不同角度看問題,給讀書多一點資訊。
若讀者們對書中某些論點不大認同是好事,本書能起拋磚引玉作用,讓各位讀者練習拳術之餘,能加入研究太極拳背靠的浩瀚知識。
梁德平,在中國香港成長,接受教育和學習太極拳。現居住於美國西雅圖。在香港與西雅圖業餘時教授「楊式太極拳」。
回顧學習太極拳的經歷,始自中學階段接觸太極拳,課餘跟隨中文科老師學習太極拳基礎技巧。千禧年開始,正式參加太極拳班,學習傳統楊式太極拳。多年後,兼學習傳統吳式太極拳,期間亦有短暫接觸不同的太極拳套路。太極拳各式套路一輪遊後,開始一心一意研習傳統楊式太極拳至今。
梁德平熱愛這項中華武術,樂於講授太極拳,心懷赤誠之心,導引之意,願為推廣太極拳盡點綿力,希望通過本書內的問題對答內容,能帶給讀者、太極拳初學者、曾經學習太極拳者和太極拳愛好者,繼續學習和鍛煉太極拳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