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問題之診斷與處理

ebook

By 鄧東濱編著

cover image of 員工問題之診斷與處理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身為管理者的你,曾否遭遇這些員工問題?

如何帶領可堪造就但卻自我膨脹的年輕部屬?

如何帶領年紀大到可以當我父親的年長部屬?

如何防止能力卓絕的高階人才跳槽?

如何處置長期不稱職的員工?

員工問題之根源

欠缺訓練 激勵不足 環境阻礙 任用失當

診斷與處理員工問題所應具備之五種心態

心態一:凡事先求諸己,後求諸人

就一般人的行為觀察,自己往往最看不清楚自己。在家庭裡,有些問題兒童可能是問題父母所造成;在學校裡,有些問題學生可能是問題老師所造成;在企業裡,有些問題員工可能是問題管理者所造成。可是令人深感遺憾的是,這些居上位的問題父母、問題老師與問題管理者卻搞不清楚,他們本身可能是問題的根源!

心態二:防患重於治亂

根據管理者處理員工問題的方式,我們可以將管理者區分為四個等级:最差的是「問題迴避者」,次差的是「問題解決者」,次優的是「問題預防者」,最優的是「機會探尋者」。

心態三:受尊敬遠比受喜歡重要

一位真正受尊敬的主管必須有能力在「親近」員工與「疏離」員工之間找到一個均衡點。他與部屬之間,必須親近到他足以了解他們的作為與他們的想法;但他與部屬之間,又必須疏離到令他們不敢目無尊長。

心態四:以同理心取代同情心

主管對待部屬之態度,最好是保持介乎冷漠感(Apathy)與同情心(Sympathy)之間的同理心(Empathy)。所謂同理心,係指站穩自己的立場,而由他人之觀點與角度去看事物。同理心只涉及對他人之見解與感受之尊重而不認同,故無情感之投入;同情心則涉及與被同情對象具有同樣感受,故含情感投入。醫生通常都能深切了解病人的感受與需要,但他若想為病人開出有效的處方,則不應有情感之投入。同樣道理,管理者若想處理部屬之問題,也應該以同理心取代同情心。

心態五:接纳知覺之差異

所謂知覺(Perception),係指每一個人對事物之看法。人們通常並不根據事物本身存在的客觀事實來解釋事物,而是根據事物在他們心目中的主觀形象來解釋事物。譬如說,一項需要加班的工作,對某些員工來說,它是一種休閒時間的剝削;但是對另一些員工來說,它卻是賺取外快的大好機會。在講求和諧關係的現實環境裡,倘若每一個人都能認知並接納「人與人之間本來就存有知覺差異」,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可能存有知覺差異」的這個事實,則許許多多的誤解、曲解、甚至偏見可望大大地削減!

員工問題之診斷與處理

本書匯集65個較具代表性的員工問題個案。頭20個個案均屬封閉式個案,後45個個案則屬開放式個案。在每一個封閉式個案之後,都列有幾種可用以處理員工問題之對策。透過這些對策之評估與比較,可以做出較佳對策之選擇。其次,開放式個案並不帶有處理問題之對策,這對提升思考力、想像力與創造力大有幫助。

本書特色:

精選具代表性的員工問題個案,結合作者多年企業內部訓練經驗,提供豐富的實例解析,幫助讀者掌握員工管理精髓,以面對多變的管理挑戰。

員工問題之診斷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