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擴張

ebook 論奉俊昊

By 田鍾琄

cover image of 不安擴張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如履薄冰的危機感孕育了奉俊昊的電影感性,

畢竟要在這裡活下去,

便得注意到我們腳底下地面幽微的挪移。

世界的形構愈來愈讓人迷惑,「奉式電影」如何繪出此時此地的座標?

場面調度、鏡像迷宮、現代化、本土與全球化、權力與資本流動......

脫線的細節,即將撕開更大尺度的糾葛──

《殺人回憶》《寄生上流》《米奇17》

奉俊昊從影以來關鍵總評

精闢解讀╳深入訪談

形式分析結合文化分析的作者論

知名電影學者田鍾琄最新力作

《非常母親》的潛在鏡像

如何擴張為《寄生上流》的全球空間?

《寄生上流》的暴雨會流進漢江

滋長出《駭人怪物》,

再化為《末日列車》的冰封大地?

無法擺脫《殺人回憶》的泥沼,

又能否逃離《米奇17》的星際霸權?

奉俊昊:我希望我的電影給人物理實體感,而非僅有概念。......我希望我的電影有觸覺,有感官效果,能幾乎在物理上攻擊觀眾。

奉上推薦──

一頁華爾滋(影評人)

馬欣(作家)

黃以曦(影評人)

徐明瀚(電影與藝術評論人)

孫松榮(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孫松榮:

本書的精彩在於田鍾琄撰寫了一部修正作者論的奉俊昊作品研究:透過深入分析從《綁架門口狗》到《寄生上流》的風格演變與文化意涵,不僅揭示了類型揉合與歷史辯證的交錯,還極具說服力地闡釋了這位將「新韓國電影」推向世界影壇巔峰的導演如何在政治經濟學的交織中,形塑出一種穿透藝術與商業、批判與通俗、在地與全球的奉式風格。

于昌民:

本書是少數能夠結合形式分析與文化分析的作者專論。......奉俊昊的作品在田氏的分析之中,便是一個個有趣、複雜、令人驚奇的機構裝置,幫助我們看清全球化糾葛的模樣,並思考可能的下一步將在何方。

【內容重點】

場面調度╳鏡像迷宮

場面調度不只是場景的特殊性,鏡像迷宮也不只是全球的尺度觀。

在奉俊昊的電影裡,兩者是互相交織的工具,用以建立電影空間與社會空間的關係,帶我們理解全球化的地景與本土的動態迴響,日常生活又怎樣體現了廣幅的權力與資本流動。

奉俊昊VS韓國電影新浪潮

韓國電影新浪潮承擔著歷史創傷的重負,奉俊昊則進一步在新的歷史轉折點中,質問對過去的理解,並嘗試透過不同尺度將個人經驗、國族想像與全球政治潛流相連結,提供理解未來變局的可能性。

從幽閉的僵局到新的逃亡

從《末日列車》與《玉子》開始,奉俊昊的電影就和之前的幽閉感拉開了距離,但擴大了的感性和視野,帶來的不是更理想的全球社會,而是零和競爭的惡性擴張網絡,逃脫僵局變得更難實現。如果說《寄生上流》發明了一種「域內的逃亡」,最新的《米奇17》便代表了星際霸權的囚禁。

奉導創作剖白:鳥瞰一切的慾望

在訪談中,奉俊昊坦言他花在編劇身上的時間比花在導演身上的時間還多,因此有時候覺得自己的主要工作不是導演,而是編劇。

他又承認自己是「地圖控」,雖然不至於控制狂,但當他能綜覽全局時,確實會感到興奮。在寫《末日列車》的劇本時,他把劇本全部攤在地板上,彷彿這樣就可以鳥瞰全局。

【精彩節錄】

「不過如果奉俊昊的電影可以稱之為「作者」的產物,那麼這位作者並不是超脫的行動者,而更像某種場所......場面調度讓奉俊昊能表達常人是如何嵌入更大的宰制系統中。」

「從某個距離上來看,如此龐大的全球系統可能顯得嚇人、難以理解,但奉的概念工具箱總能幫我們理解這團混亂。回到《非常母親》監獄裡的兩個鏡頭,場面調度指出的是在特定環境裡的糾葛的場所(place of entanglement),而鏡像迷宮則帶出在更大系統關係裡的糾葛的尺度(scale of entanglement)。場面調度因此銘記了特定空間的特殊性,以當地的語彙所理解,同時間又考慮到這當地的空間可能其實由外部力量所決定。鏡像迷宮則銘記了此一空間與其他相似空間之間的關係,雖然總有隱憂:資本似乎有能耐在任何地方複製類似的動態。這些工具之所以必要,是因為他們所要組織形構的世界似乎愈來愈讓人迷惑。奉俊昊的電影致力於釐清這亂象,在混亂當中耐心地繪出此地的座標。」

「《駭人怪物》的怪物就是畸形成長的直接化身,從韓國的水域土生土長,更標誌了全球與國內利益的衝突是如何在IMF危機當中變得明顯。在這個語境中,IMF對南韓的援助計畫成了詭異、地緣政治版本的偷食──飢餓的帝國有權直接吞下到口的嘴邊肉,還高舉著半道德的大旗。因此,我們見證了一連串的顛三倒四:家長(而非孩子)能夠在社會上獲得基本食糧。」

「如果說《末日列車》中領導的失敗是悲劇,那麼在《玉子》中則是鬧劇。從《非常母親》的幽閉恐懼般的保護主義轉向,接下來的這兩部電影以及其中所暗示的好萊塢笑鬧手法(從折磨的諷刺轉向過度的荒謬效果),顯示出全球化作為社會組成以及戲仿作為美學形式之間的奇特關聯。最終種種戲仿效果體現了這兩部電影中領導理想的失敗,也揭示了為什麼相信管理的能耐是荒謬的:最完善的計畫也會完全出軌,這並非是執行不力的關係,而是因為計畫想要克服的挑戰從根本上來說是無法克服的。」

「《寄生上流》的大宅曾是家庭空間,但在結尾完全變成了建立在冷戰歷史基礎上的全球空間,讓當地人和外國人在邊界內外上的位置被顛倒過來。這種空間安排具有多層次的含意,當電影「綜合且不均發展」的情節揭示其潛在的複雜性時,場面調度與鏡像迷宮的意涵也隨之重疊。在這方面,這棟房子完全實現了《非常母親》中探監室的潛在動態──某種折磨人的囚禁感向更大的迴音室輻射出去。」

「事實上,我們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水的各種狀態。在這方面,《寄生上流》結局中屋外的飄雪可以說昇華了先前的暴雨,那場暴雨將金氏一家從朴家沖走,污水淹沒了他們半地下室的住所,因此來不及在悲劇般的花園派對之前去除衣服上的臭味。由於本片取景於首爾,這些污水肯定會流入漢江,而漢江正是《駭人怪物》中怪物的誕生地和家園。《寄生上流》中的飄雪也讓人想起《末日列車》中的世界末日、冰封大地的景象,以及《殺人回憶》中代表失序的泥土。《米奇17》中的冰雪星球為奉俊昊在電影上的野心提供了更大的畫布,從而重新定位場面調度與鏡像迷宮的動態互動,從單一的房子轉向星際的幅員與相對性。」

不安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