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借我

ebook 文學森林

By 馬世芳

cover image of 耳朵借我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李宗盛 傾心推薦:

「馬世芳這樣用心專業的聽者,讓華語音樂工作者的努力與付出,有了價值和尊嚴。」

他能訪出音樂人的真性情,羅大佑說,戴墨鏡不是為了耍酷;李宗盛:寫歌,靠的不是靈感。

他從野百合一路走到太陽花,也曾走進陳昇和伍佰第一次的合作現場。

他從音樂深入時代,書寫被遺忘、被屏蔽,卻猶然美麗的大小聲音。

AGI聯盟首位台灣設計師 聶永真 封面設計 X 大陸知名視覺設計師 魏籽 插畫

  《耳朵借我》收錄2011年以來,馬世芳在台港中專欄集結的三十餘篇文章。〈輯一〉從人民運動入題,以厚實的思維剖析時代的聲音;〈輯二〉漫談台灣音樂人數十年間向世界輻射出前所未見的音樂盛況;〈輯三〉溯源一代人的集體記憶:〈橄欖樹〉、限定版唱片、卡帶AB面......;〈輯四〉回到作者個人樂迷紀實:「那天晚上,他們是地球上最偉大的搖滾樂團」。

「一首歌也可以是啟蒙的神諭,一張唱片也可以是一樁文化事件;一個音樂人不但可以是藝術家,更可以是革命家、思想家。」──馬世芳

  從太陽花學運遙思禁歌〈美麗島〉、兩岸不同風景的「滾石三十」演唱會、源起七年代的「小清新」風潮,到獨立樂團、〈島嶼天光〉等民運歌曲如春筍冒芽而生......一個時代下,這種種從「聲音」外擴而成無數繽紛回聲的萬千世界,透過資深樂評人馬世芳的耳朵記錄,盡收《耳朵借我》這座文字雕堡之中。

  《耳朵借我》收錄2011年以來,馬世芳在台港中專欄集結的三十餘篇文章。〈輯一〉從人民運動入題,以厚實的思維剖析時代的聲音;〈輯二〉漫談台灣音樂人數十年間向世界輻射出前所未見的音樂盛況;〈輯三〉溯源一代人的集體記憶:〈橄欖樹〉、限定版唱片、卡帶AB面......;〈輯四〉回到作者個人樂迷紀實:「那天晚上,他們是地球上最偉大的搖滾樂團」。

  從無名樂室裡一曲曲播送的啟蒙材料,到兩岸青年一代代背誦傳抄的地下經典,在這座「聽大聲音見微、由小聲音知大」的文字雕堡裡,我們得以藉由一段口白、一張唱盤、一捲卡帶,甚或某時某地某一席話,再次注視那些撐起這時代一切細微末節的簡單事物。作者馬世芳豐富的樂史知識與精鍊的文采交融,溫文處教人駐足,激動處喚醒沉寂的心緒,令人不禁跟著走進他的世界,打開了耳朵──Lend me your ears。請把耳朵借給他,讓他帶領你,再次聆聽那些美麗而熟悉的歌曲......

耳朵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