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吃飯

ebook 臺南淺山的理想初味 · 里山海

By 蕭佑任

cover image of 好好吃飯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遺忘已久的味道啊,該從何而尋?

他走進淺山之中,想找尋內心深處最懷念的滋味——

每一口,皆從土而來,每張餐桌,都是人與人、人與土地共絆的思念。

第一本書寫臺南淺山的食地誌

以真摯溫暖的文字,揉雜個人飲食記憶與實地考察的風土知識學。

關於淺山,他們這麼說......

邀請專家學者分享與對談,深入介紹臺南淺山的地理環境、歷史人文與飲食文化,從多元視角剖析淺山。

在家可以跟著煮的日常食譜

收錄以酪梨、龍眼乾、酸筍等淺山常見物產設計而成的家常菜譜,簡單幾個步驟就能實際品嚐土地之味。

這本書是關於一位斜槓的平面設計師,走進臺南淺山地區的引路之作。

他造訪左鎮、玉井、後壁、大內、東山,

遇見種植麻竹筍的人、採集青草的人、釀造醬油的人與柴焙龍眼的人......,

重新認識這片土地的同時,也逐步尋回心目中失落的理想餐桌。

曾經被生活消磨,連一日三餐都變得奢侈,

童年時與外公外婆一起用餐的溫暖時光,遙遠得像褪色的舊照片。

「開心放鬆吃飯,逐漸變成可有可無的選項。」

直到因緣際會接下舉辦一場臺南淺山餐會的重任,沉睡多時的味蕾才被喚醒。

在這趟踏入淺山的味覺旅程中,他和料理人、陶藝家、土壤推廣師相逢。

「這群人對餐桌上那幾皿菜的執著,讓我漸漸想起唇齒間、舌頭上曾擁有過的記憶。」

他與他們一同踏足淺山崩坡,一一走訪中介了高山與平原的聚落,

方才知曉看似邊緣的實則富饒,多少人與土地的故事潛藏其中。

「柴燒桂圓乾跟做陶,皆是經由光陰與火候相伴的一期一會。」

「如果時間有顏色,這醬油的成色用琥珀來形容應是恰如其分,既深沉又金黃清透。」

待餐會落幕、告別淺山,這回終於不再匆忙,得以細細回溯一路相遇,

也回頭叩問究竟是什麼組成可見與不可見的餐桌風景。

物產、料理、食器,為這一餐努力的人、圍聚在一起吃飯的人,

桌邊的談笑聲配著口裡咀嚼的滋味一起嚥下肚——

一篇篇臺南淺山的食之散記彷彿在說:

好好吃飯、一起吃飯,珍惜所有相聚在這張餐桌的緣分吧。

好好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