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詞彙是森林

ebook 繆思

By 娥蘇拉.勒瑰恩

cover image of 世界的詞彙是森林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1973年雨果獎最佳中篇小說

「地海六部曲」作者勒瑰恩,獻給理想國度之作

為了重建人類的新伊甸,我們得毀滅你的家園

所有土地,有待開墾。

非我族類,必須馴化。

你的存在,是為了讓我征服。

一旦學會砍一棵樹,就會想除盡整片森林......

戴維森上尉來到新大溪地,在這片「外星森林」,他的目標相當明確:取得地球上已經匱乏的資源──木材。阻礙他的,除了有顧及道德、謹守規範的科學博士,還有在這個星球上的原生居民,他稱之為「綠皮」的物種。

他要以最快的速度奪取森林,奴役綠皮,完成他人類的美夢。

  • 人類到來後,賽伏的星球不再是淨土。在他的族語中,「森林」等同於「世界」。森林被無情砍伐,就像世界末日。

    他的族群向來主張和平,然而,殺戮的念頭像是突變在他體內滋長。他直接挑戰了戴維森的權威,讓對方知道「綠皮」並非低人一等,如今他的族人面臨被報復滅絕的危機。

    跟人類不同,賽伏擁有做夢的能力,能藉著夢境得到指引。他的夢,有辦法化解史無前例的暴力嗎?還是一旦習得殺戮,便再也無法回頭?

    《世界的詞彙是森林》出版於勒瑰恩的知名科幻作品《黑暗的左手》、《一無所有》之間。呈現作者長期關懷的議題:反殖民、反霸權。時值越戰,面對「人殺人」的痛苦與質疑,都是書寫的契機。勒瑰恩也自陳,人類以經濟為由,無止境剝削大自然,讓她懷著迫切的心情寫下這個故事。

    〆各界推薦

    導讀 邱常婷(小說家)、劉芷妤(小說家)

    聯合推薦 宅宅軍團長(藝文推廣VTuber)、林欣安(芋圓台語字典開發人)、林浩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副教授)、徐振輔(作家)

    勒瑰恩以淡然的文字,具體而微地從各個面向呈現給我們人類的反義詞諸相,宛如愛斯熙人語言裡的另一種意思,可又不僅僅只有相反的意思。說到底,人類的反義詞究竟為何?那是神,是死亡,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是異族、野獸,或者人類的反義詞,就是人類本身?──邱常婷

    在勒瑰恩創造的無數美好故事中,(《世界的詞彙是森林》)無疑是不那麼道家,也不那麼哲學的,它確實不是多數人所熟悉與熱愛的那種勒瑰恩作品,但我很不樂意因此判斷這個故事不夠好,因為它肩負的任務並非我們習慣要求文學作品的含蓄、隱晦或幽微,而是鏗鏘有力地回應時代。──劉芷妤

    勒瑰恩以靜謐、容易理解的句子,描繪那些自覺正被社會中的巨大暴力──技術、政治、經濟──撕裂的人們,以及那些為了保持完整而勇敢奮鬥的人。──《紐約時報》書評

    如同所有偉大的小說家,勒瑰恩建構了一個想像中的世界,使我們的心靈得到安慰,並讓我們重新回歸自己的世界。──《波士頓環球報》

    讀者好評

      「勒瑰恩作品中的情感、智慧和真理的深度,讓我在讀後仍感到震驚。從很多方面來說,這是我讀過她的書中最殘酷的一本,但字裡行間仍然充滿了駭人的美麗,作者也為我們留下了一些希望。」

      「她的小說總是發人深省,以有限的篇幅讓讀者深感震撼......知道這本書是在越戰寫成的,更能理解這些問題是如何在作者腦海中迴蕩,並影響了故事的基調。」

      「勒瑰恩讓每個文字擲地有聲。」

      「勒瑰恩是一位出色的科幻作家。如果你尋找的是太空歌劇或『硬科幻』類型,她的作品可能不太適合你。她專精於我喜歡稱之為『人類學科幻』的領域。」

      「簡單,卻很能衝擊人心。」

  • 世界的詞彙是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