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小石頭,壞了一鍋米?

ebook 精選圖畫書

By 稻纍

cover image of 一顆小石頭,壞了一鍋米?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圓滾滾、凹凸不平、顏色不均......

「好」的標準是由誰制定的呢?

和大家不一樣,就是「壞米粒」嗎?

無論你是什麼模樣,都可以發揮自己的價值!

掃描QR Code或輸入網址,即可下載「尋找隱藏角色著色畫」,正面為故事結束後的米粒世界彩圖,可從中找尋書裡出現過的獨特米粒;背面為黑白線稿,可自由著色。孩子能在遊戲中回顧故事,親子也能接續討論接納他人與自我認同的議題,擁抱每個人的獨特性。(建議使用A3紙張雙面列印)

在圓滾滾的、白皙的米粒世界裡,天空中突然傳來了響亮的聲音:

「把小石頭挑出來!」

黑黑的、凹凸不平的小石頭立刻被貼上「壞」標籤驅逐出境,他大聲拋下一句:

「等著看吧!難道在你們之中就不會有壞米粒嗎?」

於是,米粒們也開始緊張不安,害怕自己也有哪裡和不一樣......

喔咿喔咿——喔咿喔咿——

撥打電話舉報壞米粒!

米粒們人人自危,只要發現「壞米粒」的存在,便立即將其驅逐;

標準也越發嚴格,大小不一、有裂紋、顏色不均的米粒都被視為「壞米粒」。

與眾不同的米粒因為害怕,紛紛透過各種方式改造自己——

身體小的米粒跑去大鐵鍋池泡昆布湯,讓自己膨脹;

頭頂凹凸不平的米粒跑去理髮店,試圖理平自己的不一樣。

被通緝的「壞米粒」逃進叉子森林、湯匙平原、飯碗山躲藏起來,

憤怒的米粒更發起盛大的遊行,決心要掃除所有的「壞米粒」......

畫面突然拉遠,原來天空中傳來的是奶奶的聲音。

孫子不僅挑出了小石頭,連長得不一樣的米也被挑了出來。

奶奶把米又倒回米缸,笑咪咪的說:

「其實不管是什麼形狀的米,奶奶都能煮成好吃的飯喔!」

透過細膩又饒富幽默感的輕快筆觸,新銳作家稻纍以米粒世界發生的大騷動,引導讀者延伸思考偏見與歧視等社會議題,如實描繪出這個世界「心中抱持的猜疑越大,就越容易分化彼此」、「只要和自己想的不同,就是錯的」、「多數驅逐少數」的真實樣貌;也帶領讀者思考,當有不同的聲音、權威的意見、多數人的想法灌輸到耳中,我們是否能夠有思辨的能力,不輕易盲從?

在看著米粒逗趣搞笑的臺詞時,不妨也想想看:

「偏見帶有什麼樣的力量?」

「歧視的標準是誰訂出來的?」

「要怎麼接受和自己不同的存在?」

進而學會如何尊重他人、包容異己,發揮自身最獨一無二的價值。

※適讀年齡

3~6歲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己閱讀;無注音

  ※專文導讀

  林怡辰/閱讀推廣人、作家

不一樣推薦

  High媽/諮商心理師

  蔡佳璇/臨床心理師、哇賽心理學執行長

  謝哲青/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名人推薦&讀者回響

  熱鬧的角色,有各式各樣的聲音!作者從一個看起來很小的世界觀裡談「異己」,卻可以帶出在人類的社會中,「異己」可能引發的恐慌,以及出於恐慌,人們所做出來的汙名化、隔絕、排斥,甚至除之而後快的荒謬行為,結局在一個讓人莞爾一笑的片段,從荒誕的壓迫感中,突然就雲淡風輕了,非常棒!──High媽(諮商心理師)

  在這樣的網路世代,我們正需要這本《一顆小石頭,壞了一鍋米?》,讓孩子透過故事去感受、討論、演出,經過不斷反芻與省思後,才能了解如何正確看待自身的價值,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道路。──林怡辰(閱讀推廣人、作家)

  在我小的時候媽媽經營理髮店,常常有媽媽帶著孩子來理髮,所以看到書中凹凹凸凸米粒的理髮意外,彷彿回到當時看到許多孩子在理髮過後不如預期,立馬嚎啕大哭,而大人們總是好氣又好笑。於是我也會擔心媽媽把我的頭髮剪壞了,總是不讓她替我剪髮。孩子們不能從髮型中獲得自信或是擔心與眾不同的心理,竟能從這本繪本中清晰的表達出來了(笑)。──鄭如瑤(小熊出版總編輯)

  不標準,常常會被貼上「壞」的標籤,但不一樣,其實很棒。本書透過「挑米」,幽默呈現米粒們內心的情緒和想法變化,讓孩子有機會思考怎麼接納自己和別人不同的一面:與其帶有偏見的互相排斥歧視,不如欣賞彼此的特質。世界之所以那麼美麗精采,就來自於它的不同與多元。──蔡佳璇(臨床心理師、哇賽心理學執行長)

  剛看完這本書,第一個想起的是求學生涯中常伴己身的容貌焦慮,大眼睛、白皮膚、飄逸長髮似乎是漂亮女生的不變真理;長大後隨著社會風氣興起去性別化的風潮,才發現並學會欣賞諸多型態的美。我想透過這本書,讓孩子明白無論是外表、行為或是價值觀,都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也不需要單一標準去評斷他人;最重要的是,不讓社會的框框架架侷限住自己,你的美好終有一天會發光。──Edith(家有五歲兒)

最近有不少繪本都是以偏見和歧視等內容為主題,雖然《一顆小石頭,壞了一鍋米?》也是以相似的內容為主,但敘事的方式卻大有不同。書中以輕鬆愉悅的方式,來描繪如此沉重的主題,告訴我們重點並不在於篩選,而是如何一起融洽的生活。就連我家的小孩也讀得非常開心,大力推薦這本作品!──S網友(韓國讀者)

  這本作品將人類世界中發生的排擠與偏見,以詼諧的手法呈現在米粒世界中。──C網友(韓國讀者)

  只要一不小心,偏見和厭惡等詞彙很可能會成為讓孩子們感到沉重的主題。而作家稻纍的《一顆小石頭,壞了一鍋米?》卻以輕鬆歡樂的方式談論這些話題,同時也透過可愛畫風和詼諧逗趣的文筆來傳遞這些訊息。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在那些米粒身上看到大人的影子,讓我感到十分羞愧。會不會是我們大人的標準,讓那些原本以純真眼神看待世界的孩子學會偏見?又或是他們從大人的模樣中,自然而然學會了歧視和厭惡。因此,我希望能有更多家庭一起閱讀這本書,引導孩子學會理解和包容,進而思考一下自己是什麼樣的米粒?有沒有曾經認為朋友的不同之處就是錯的呢?──R網友(韓國讀者)

  《一顆小石頭,壞了一鍋米?》書中充滿了作家稻纍大大小小、細緻可愛的插畫,就算分別拆開來看也很有趣味。但這些可愛插畫中暗藏的訊息,卻替生活在現代媒體世界的我們,帶來了一擊不可或缺的當頭棒喝。明明都還沒有經過確認,就將毫無根據的壞米粒傳聞照單全收,而米粒們彼此互相懷疑猜忌、劃分派系的模樣,感覺就像在看「被未經確認的情報欺騙而做出錯誤判斷」這個世界的縮影。看著傳聞在像米粒一樣多的社會新聞中傳播開來,加深了彼此間的猜疑和誤會,甚至演變成歧視的整個過程,讓我產生了作者想要強調「就算泡腫了也是米粒,有些小裂痕也是米粒,被削掉太多或老舊的米粒,也全都還是米粒」的想法。這本作品讓我反思了一下「我們該抱持著什麼樣的標準來接受與自己不同的一面?」、「該如何培養自己看透本質的眼光?」等這些問題。──E網友(韓國讀者)

一顆小石頭,壞了一鍋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