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的敵人

ebook 財經商管

By 朱寧

cover image of 投資者的敵人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投資者面臨的最大敵人,很可能既不是外國的陰謀策劃者,

也不是本國的政府和監管層,更不是上市公司或金融公司,

而是自己對於金融和風險的有限瞭解

瞭解自我、瞭解金融、瞭解投資,

對於投資者保護自己、獲得更好的收益並規避風險至關重要

「本書除了指出散戶存在的大量決策失誤,也將行為金融學的內涵延伸至企業、監管機構和政府部門,展示人類的決策如何受常見心理偏誤影響。」——威廉・戈茲曼(William N. Goetzmann),耶魯大學國際金融中心主任

本書作者朱寧為全球知名的經濟金融專家,師從著名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席勒(Robert J. Shiller)教授,積極參與行為金融學大發展的時期,是該研究領域世界一流的佼佼者。2008-2010年度,曾任雷曼兄弟和野村證券高管,所帶領的團隊在多項機構投資者評選中名列前茅,也是實務工作經驗者。

行為金融研究表明,無論是一般散戶、機構投資者、上市公司、私營企業、政府機關和監管機構都會受不同行為偏誤的影響,也在金融和投資決策中暴露出不同的局限性和錯誤。因此,如何面對個人和機構的行為偏誤,以便修正錯誤、改善金融決策,提升決策質量和投資收益,就成為行為金融研究可以對廣大投資者、企業管理者、市場監管者和政府機構做出的一項重要貢獻。

本書的內容更進一步著墨於企業家、企業高級管理者和政府決策者,更多利用行為金融研究,特別是行為公司金融的研究,著重討論企業家和公司高管在股權債權融資、收購兼并、投資者關係、回饋股東等公司金融領域面對的主要問題,同時結合企業家自身的特點和行為偏差,以及經濟金融體系中廣泛存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幫助企業家認識自身決策的局限和錯誤。同時,基於政府政策和監管決定對企業經營的重大影響,本書嘗試透過政府決策和企業決策過程之間的類比,對於政策監管部門自身的行為和決策過程,也提出了基於行為金融研究的新視角和思路。

透過本書:

從馬多夫的教訓,識別龐氏騙局。

一窺野村收購雷曼的內幕。

認識風險和不確定性。

瞭解企業為什麼進行兼并收購。

瞭解明星CEO的驚人薪酬從何而來,他們的績效真的比較好嗎?能為一般投資者(股東)帶來更好的報酬嗎?

瞭解公司為何要拆股?何時更願意拆股?股票拆分對於股價和市場購買意願的影響?

瞭解企業和基金名稱更改對投資者的影響。

瞭解何時該投資公司股票?何時該投資公司債券?

瞭解大家都喜歡領股息,市場也偏好穩定配息的公司,那麼巴菲特的 BRK-A如今每股已高達逾69.3萬美元,為何長期不拆股,也不配股息?

瞭解監管和金融創新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監管層如同貓,市場參與者就像老鼠。

瞭解是什麼原因導致金融機構和企業在投資領域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事後看起來簡單、甚至愚蠢的錯誤。

「空軍」到底傷害了誰?

瞭解企業和政府會玩的數字遊戲,以及對廣大投資者和民眾有什麼傷害?

透過本書,朱寧教授希望幫助各類投資者更好地認識和瞭解自己、更好地認識金融和投資,以及企業經營背後資本市場與公司金融的原則和原理。投資者只有更好地瞭解自己,瞭解自身行為和決策的誤區與局限性,瞭解自己在投資過程中面臨的不同風險和挑戰,才可能有效地改善投資決策、提升投資績效。

誠摯推薦

威廉・戈茲曼(William N. Goetzmann)|耶魯大學國際金融中心主任

謝劍平|臺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

段昌文|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

游庭皓|財經直播主

投資者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