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也好(臺灣系列1)

ebook Collection of Yeh Chu-Hung: Taiwan Series, Volume 1

By Yeh Chu-Hung

cover image of 恭喜也好(臺灣系列1)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半個世紀前的臺灣,人們對生男孩的人家,會普天同慶似的連聲說「恭喜恭喜」,要是女孩的話,就會難掩同情道「也好啦」,這有如雲泥之別的肺腑之言,完整濃縮了華人社會的重男輕女。「爸母愛幼囝」一如「公嬤疼大孫」,有遠見且看不慣的一母同胞,會逕把「幼囝」改為「廢人」,認為上述兩種心態相當於「皇帝愛奸臣」。本書描寫三位女主角長達40年的相互扶持,兵疲馬困地把「也好」奮鬥成「恭喜」。

臺灣人目前說的台語,是經過被殖民及西化後的集大成,本書的閩南語對話以漳州音為主,讀者於附註中可盡情領略中古漢語之美。

※節錄─招弟※

中華民國53年1月18日,台南白河鎮發生芮氏規模6.3級地震。

阿玉跟丈夫阿財併坐在床沿,阿財轉述白天到處聽來的地震災情:人講白河這擺(次)真正有夠慘喔!街仔頭四界攏(都)是白布崁(蓋)的,無香爐的,三支香直直插咧塗,厝無一間好的,也毋知死偌濟(多少)人......。

阿玉越聽人越發軟,三魂渺渺七魄茫茫,回想出嫁前兩天,聽人說起那個人,那個只有一塊碗,兩雙箸的人,定定予人笑講一字毋捌(不識)一劃,竟然一夜之間突然搬去了白河,......。

彼時正睡在父母身旁的淑英未滿週歲,上天有好生之德,當晚「招弟」成功。

隔壁的曉芬同樣也要「招弟」,只是情況比較棘手,她招來的是爸爸跟人在外頭生的弟弟。客廳靠牆的長椅上,擱著一大團用碎花布裹的小嬰兒,哭嚎不止還手腳齊踢,身上的包裹布被他奮鬥到剛一陷緊接著一突,曉芬躲在媽媽背後,半探頭偷看這個聲勢驚人的小寶寶。

阿月雙手插腰,對著哭得滿臉通紅的嬰兒咬牙切齒,「米缸攏會當弄鐃啊,koh來這齣*!抑毋是綴轎後來的*,吼半工koh喝未恬(安靜),啥物(什麼)野種,恁祖媽憑啥愛飼汝?*」

再厲害的母老虎一旦戴上腳鐐,無論如何也惡不起來,阿月過的日子已經不輸草地鑼鼓一冬(年)一冬慘*,如今還要面對眼前這個從天而降的枷鎖,只能當成人家送得出,自己也必須收得入,還不得不領情的禮物,轉過身來低頭看著曉芬,語速立刻像壞掉的黑膠唱片亂跳針。

閩南語註* koh:還、再、又之意。

閩南語註* 綴(跟著)轎後來的:指「拖油瓶」,隨母嫁的小孩。

閩南語註* 愛:要、必須。

閩南語註* 草地鑼鼓:草地,形容品質差。冬,音義雙關「咚」。

「阿芬啊,汝暫時去阿舅怹兜(他家)蹛(住)好毋好?阿舅厝內有鋼琴喔,伊會好好啊栽培汝,阿妗會共汝惜命命。」

因為媽媽的分身乏術,曉芬在七歲那年被送去屏東舅舅家「招弟」,結果「招弟」未成要先「沖喜」,舅媽因不堪多年病體緜惙而去世,隔年,舅舅新娶的舅媽生了雙胞胎表妹,曉芬還得繼續她未完的任務。

琴聲甫落,曉芬從客廳走出屋外沿著牆邊,邊走邊彎腰撿了滿手的小石頭、小瓦片,幾經篩選留了兩個帶尖角的,在牆壁慢慢用力的刻著:我不要爸爸,我不要媽媽。

曉芬每天彈完琴就固定出門刻字,路線的規劃十分完整,她一天刻一戶人家,這樣的持之以恆讓舅舅好一陣子很難做人,三年後,弟弟被親媽抱回去了,曉芬也才終於回到自己家...

恭喜也好(臺灣系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