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

ebook 你和我的心究竟相通到哪裡?夏目漱石探究人心的思想代表作 · 好讀

By 夏目漱石

cover image of 行人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你和我的心究竟相通到哪裡?

人,終究只能獨自承受孤獨的重量

自我探尋的孤寂、嫉妒、我執與利己主義的苦惱......

有一種尊嚴,建立在孤獨上──

漱石文學新高峰,

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參透孤獨的哲學告白

只要活在這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是毫無醜惡的。

事情總以與自己預期相反的方式發生。──夏目漱石

《行人》為夏目漱石晚年在經歷「修善寺大患」、徘徊於生死邊緣後,縱身到更深層的精神世界所寫出的作品,為漱石寫作生涯的「後期三部曲」。文風從初期的浪漫色彩,轉向內心探索與哲理剖析,更寄託了漱石自己的厭世情緒。

全書以弟弟「我」(二郎)為視角,如一面鏡子般,反射出兄嫂脆弱的夫妻關係、親人關係的矛盾、朋友的相遇相知,及照映身為知識分子的哥哥一郎(夏目漱石的原型),因過度的理智與敏銳,導致他心中陷入各種掙扎與拉扯。那股無力改變現狀的失落感,使他每分每秒都在恐懼、不安中煎熬。

從主角一郎身上,夏目漱石要告訴我們:試圖抵達內心深處、看透一切的人注定孤獨,因為連社會的悲哀、人類的磨難,他也要獨自承擔,這是成熟的人的宿命。

你說,現在的我還算是正常人嗎?

從外表看來,我留著鬍子,穿西裝,銜著雪茄,確實稱得上是一個紳士,

實際上,我的內心宛如乞丐般

從早到晚毫無目標到處徘徊......

全書分為〈朋友〉、〈哥哥〉、〈歸來〉、〈塵勞〉四章,前三章描寫人際的衝突摩擦、怪奇的愛情寓言,夏目漱石以精湛手法穿針引線,宛如宿命般的戲劇性鋪陳,埋下神祕懸疑的伏筆,最後於末章訴盡人生的孤寂與惘然。

本書藉由人物曖昧幽微的心理轉折,寫盡身為一個知識分子/一個人,想要往世界的真、善、美走去,卻「周圍都是虛偽」,反而加劇了他們的自我孤立。即使痛苦得無以復加,卻無法從旁人身上獲得撫慰。他的世界,難容一粒塵埃,只能走向孤獨的深淵。

不管多麼有學問,不管怎樣研究,人心終究無法理解......

實際上正如彼此身體是分開的一樣,心不也是各自分開的嗎?

在最後一章〈塵勞〉中,宛如私小說般,漱石帶我們深入探索一郎的精神世界──他耽溺思考,卻也同時為思考所苦。而我們每個人都能從中辨認出自己,並理解到,有一種尊嚴,建立於孤獨上。

*特別收錄

【解說】林皎碧:君往何處去?──《行人》的三角問題

「夏目漱石以男女之間的深刻對立,將自己的內心世界文學化。特別是在第四章〈塵勞〉裡,漱石像在解剖近代知識分子的嫉妒、我執、利己主義的內心苦惱,也像在大病後,參透人生的自我告白。」

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