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強股票大作手操盤聖經

ebook 股神巴菲特指定教科書,一代交易巨擘傑西.李佛摩的警世真傳【暢銷百年紀念版】股市專業人士與投資者的必讀寶典

By 愛德溫.勒斐佛

cover image of 史上最強股票大作手操盤聖經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股市專業人士與投資者的必讀聖經

他做過散戶,當過主力,做過操盤手,

幹過承銷商,操縱過美國的國計民生,

在股票和期貨市場做空做多都大賠大賺過......

他提出的實用法則,每一條都是幾百萬美金買來的,

比真金白銀更加有價值。

歷史總是在不斷重演,而華爾街比任何其他領域都更頻繁、更整齊畫一地重複歷史。當你閱讀當代史的股市興衰記錄,一定會震驚地發現,無論是股票業還是交易商,今昔差別是如此之小。遊戲沒有變,人性也沒有變。

──傑西.李佛摩

記述20世紀初期最偉大的股票和期貨投機人傑西‧李佛摩(Jesse L. Livermore)生平事蹟

作者描寫李佛摩操作生涯的成敗起落,以及他如何在金融市場上進行壟斷、軋空和面對市場崩盤及繁榮的經驗。

《市場天才》的作者傑克‧施瓦格(Jack D. Schwager)曾說:

「在對當代30位傑出證券交易員的採訪中,我向他們提出同一個問題:

哪一本書對證券交易員最有啟發?迄今為止,獨占書單榜首的是《史上最強股票大作手操盤聖經》。」

國立政治大學風險與保險研究中心主任/謝明華教授 誠摯推薦

前言

百年美股第一人:他把巴菲特和葛拉漢比下去

  傑西·李佛摩(Jesse L. Livermore),美國金融投機老手,1877年生於麻薩諸塞州農村。因父親逼他繼承家業,使他憤而離家出走,14歲還沒上高中就進場了。

  他從5塊錢開始做起,四十年後一筆交易淨賺1億美金,可以說曠古絕今、無人可及。也確實如此,《紐約時報》在1999年做了一次票選,他當選為「百年美股第一人」,把正當時的巴菲特、索羅斯、彼得·林區遠遠地甩在後邊,把作古的威廉·江恩、拉爾夫·納爾遜·艾略特、班傑明·葛拉漢等也甩了好幾條街。

  華爾街是個造神的地方,從來都不缺慱奇。每個時代都有一批巨擘擎天而起,一代代的股神此起彼落,但很少有人能成為數代人的偶像。李佛摩是當代眾神的偶像,他自己也曾經有偶像。他那時的股神,對我們來說已很陌生,比如吉姆·基恩、愛迪生·傑羅姆、迪肯·懷特等等。

  華爾街的朝代更迭快如白駒過隙,一批批神人崛起,轉眼又再退場。各個名字都曾獨領風騷,連洛克菲勒和摩根都要請大力相助。沒有人能永遠坐在神位,除了一個人,那就是李佛摩,他穿透了時間之牆。

  李佛摩是瘋狂的。如果你和投行業打過交道,就不難理解李佛摩的生活了:他在美國和歐洲有多處豪宅,有兩艘長達90公尺的遊艇,極盛時期情人多達二十幾個,豪華舞會更是夜夜笙簫......這些景況即使現在看來也算是極度奢華了。當時的美國股市,天天有人跳樓,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人們對李佛摩的憎恨到了極點,甚至說要暗殺他。與他同時代的大師江恩雖然承認他在交易上的偉大,但也指責他「貪婪地追逐金融資本的利潤,一旦成功獲取了巨額利潤又忘乎所以,大肆揮霍」。

  財富來來去去,股票此起彼落。李佛摩的偉大,不僅僅在於他的獲利,更在於他犯過的錯誤。李佛摩說:「知道不該做什麼,比知道該做什麼更要緊。」任何人進場,都不是來撿錢的,是來贏錢的;要贏錢,就必須有經驗;而每一個經驗,都必須用真金白銀來買(或者看著別人去買)。成長就是試錯,對股票商來說尤其如此。

  李佛摩的成長是漫長的,他幾乎什麼都做過:他做過散戶,當過主力,做過操盤手,幹過承銷商,操縱過美國的國計民生,在股票和期貨市場做空做多都大賠大賺過......他的一生,是一份從14歲入場到63歲前後共50年經驗的總結。投機商能犯的錯誤,他都犯過了;投機商將犯的錯誤,他也都犯過了。它提出的各種規則,不是幾千元幾萬元換來的,每一則都是幾百萬美金買來的,所以比真金白銀更加有價值。

  如果說葛拉漢(巴菲特的老師)是「教父」,巴菲特是「股神」,索羅斯是「股魔」,彼得·林區是「股聖」,那麼李佛摩就只能叫做「股癡」了。為什麼呢?在只有一百多年的股票歷史中,他就在股市待了半個世紀。

  大部分在股市賺過錢的,後來都離開去做投資了,不管是索羅斯還是巴菲特,不管是葛拉漢還是彼得·林區。股市上沒有常勝將軍,沒有人能幾十年不敗,如果貪戰,最終必有一次大跌。和李佛摩同時代的摩根和洛克菲勒等,則開山挖油建鐵路,搞的是實業。但李佛摩從來沒有從事過投資,也沒有做過實業,他癡迷股市,不肯離開,直到63歲時的死亡才給自己的交易生涯畫上句號。據他自己說,這是因為他沒有別的營生,什麼都不會做。畢竟他只是中學畢業,書讀不多,別的也做不了。

  最後要說的是譯本。喜歡讀書的人總會發現,翻譯作品很難懂。但我們從不抱怨,我們說:「人家是經典,是大師寫的,看不懂很正常!」但我發現:我看不懂只是翻譯作品,原版英文書還是很簡單的。

  原本,英文書越經典就越簡單。如果它不簡單,大部分美國人看不懂,那麼它怎麼引領美國人的思潮,並成為經典呢?中文讀者讀不懂外文經典的譯作,不是因為經典難,只是譯本的問題。我不能吹噓這個版本多麼好,但我可以自信地說:這個版本比我之前讀的版本,那個兩年都高居股票圖書榜首的版本,要強一百倍。

  就拿本書的第一句話來說吧:「我grammar school剛畢業就參加工作了。」針對這句話,彼得·林區說:「只要可以做五年級的數學題,你就有了基本的技能。」那很顯然,grammar school是「小學」的意思。但是市場上流通的大部分版本(包括我之前的版本),都譯作了「中學」。原來,grammar school,在英國是「中學」,但在美國卻是「小學」。第一句話就說明了譯本的優劣。

  翻譯錯誤或語焉不詳,你就不知道它在說什麼,就會剝奪人們從經典中獲得真知灼見的機會。李佛摩是一個智者,現在你和他擦肩而過,和智者擦肩而過就必須得有所收穫才好,不然就像賣掉一支股票卻眼睜睜地看著它暴漲了幾百元一樣,會讓人後悔,想補倉又不敢。而這個版本和好股票又不同,不會瞬息萬變,它很有耐心,一直會等你回來,再慢條斯理地跟你講完一個半世紀的交易經歷,半個世紀的起起伏伏,一個從5塊錢本金到月入1億的故事和智慧。

史上最強股票大作手操盤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