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青花

ebook 十字蟹與拉丁文密碼

By 李念祖

cover image of 最後的青花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大航海時代,東西方瓷器貿易下,

一批明朝官窯青花瓷,疑似透過太監高寀私售給荷蘭東印度公司,

似乎存在卻不見記載的瓷器,究竟下落何方?

隱藏在十七世紀靜物畫下的十字架螃蟹與拉丁文密碼,

揭開塵封四百年的寶藏秘密......

大航海時代真實的歷史人物,留下未解的謎團與線索──

卜彌格/波蘭籍的耶穌會神父

陳安德/南明朝廷保護卜彌格向教廷求援的游擊將軍

艾薩克.樂梅爾/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董事和最大股東

馬克西米利安.樂梅爾/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七任台灣長官

韋麻郎/首登澎湖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艦隊司令

高 寀/明朝萬曆年收受韋麻郎賄賂的太監

林 玉/中荷貿易的通譯

交織出一段從海南島、荷蘭、法國、景德鎮,到澎湖群島......

跨海追尋失蹤四百年的「船貨迷蹤」故事。

一六○四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韋麻郎率領的船隊來到台灣海峽,在澎湖登陸,並派人和明朝福建地方政府交涉,以三萬兩白銀賄賂太監高寀,希望進行貿易通商,但請求遭到拒絕。韋麻郎叩關失敗下,於當年十二月離開澎湖,此行是否做成什麼生意?史無明確記載。但韋麻郎送出的賄款,史籍文獻的記載有所出入,有高達一萬兩白銀的用途不明。

一六四四年,中國局勢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滿清入關,明朝亡國。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七任台灣長官馬克西米利安.樂梅爾卸任,卻整整拖了半年以上不肯離開,一六四七年才回到荷蘭,奇怪的是他沒待多久,突然又在一六五○年匆匆前往巴達維亞,此後行蹤成謎,生死未卜。他再度趕往東方跟不願離開台灣的原因,皆無人知曉。

四百年後,海上絲路沿線的海底沉船遺物,成為海底尋寶獵人的目標。法國國際刑警為追查一件造型奇特的海撈瓷──「青花倭角瓶」,跨海尋求深圳警方派員協助。同時,荷蘭萊頓大學博士又是景德鎮李窯傳人的李聿,接下罹患腦部腫瘤的荷蘭恩師所委託的「船貨迷蹤」案,從十七世紀荷蘭黃金時期的靜物畫中發現新線索,畫中所繪插了一束百合的青花瓷,正是韋麻郎寫給艾薩克.樂梅爾信中所提到的青花倭角瓶,且畫底還隱藏了一隻生於南海的十字架螃蟹,以及八十一個字母方陣的拉丁文密碼。

這些線索又指向了與南明朝廷關係匪淺的耶穌會神父卜彌格,跟他所繪的十字蟹以及海南島黎族人的十字蟹紋身是否有關?保護他的將軍陳安德為何不知去向?這批價值連城的寶藏又為何牽涉到鄭成功和南明朝廷「反清復明」的計畫?「船貨迷蹤」的秘密,逐漸透出一線曙光......

  封面圖片

  「青花獸面耳牽牛花紋倭角瓶」

  唇口、直頸、獸面耳、方腹折角如八稜之錘、圈足外撇、台階式底、繪牽牛花紋。此一瓶腹為方形而八個邊角折切成斜面的瓶式,過去稱之為倭角瓶。(此瓶為作者收藏)

本書特色

  書中歷史人物皆為真實存在,相關事蹟也記載於史料。

  罕見以海上絲路、大航海時代與東西方瓷器貿易為背景的小說。

  以青花瓷貿易為核心,串連起這些歷史人物所留下的謎團。

  解謎之外,還可窺見當時波瀾壯闊的海上絲路貿易史及瓷器工藝等相關知識。

  本書故事預計改編影視作品中。

好評推薦

  李念祖兄終於寫好了小說《最後的青花》。一瞬間,已經過了十年以上的時光。每回念祖兄來說他的構想或進展或困惑時,我們都交換了雲湧的念頭。現在塵埃落定,讀者馳騁於歷史時空時,必定會不時驚豔。太陽底下沒有新鮮的事,只是每一位順著文字移動眼睛的人,都會有專屬於自己的會心感受。──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最後的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