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思考變得可見的力量

ebook 一本同時強化教學力與學習力的實作書 · Education

By 榮.理查特

cover image of 讓思考變得可見的力量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思考並非隱而不顯,而是能以視覺化的方式清晰呈現。

思考更非偶然,而是可以有意識地進行,在可見的架構下練習,

是一生都不會失去的能力。

思考是人類最珍貴的能力,教學場域更是將「獨立思考」視為培養的重點。然而,對教育者和學習者而言,思考究竟是什麼?稍有經驗的人都知道,正確答案或模範作業不一定就代表思考,那麼,究竟要如何定義思考,甚至看到思考過的證據,進一步制訂出思考的方法?

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的「零點計畫」(ProjectZero)歷經多年鑽研,與全世界數千位學校老師合作,發展出21項思考例程,最終匯集為《讓思考變得可見》一書。本書不僅在全球教育界廣受好評,在台灣也獲得眾多教師迴響,被認為是對教學者極為實用的書籍。之後,「零點計畫」持續以新的全球性教學案例為基礎,開發出另外18項思考例程,收錄於續作《讓思考變得可見的力量》中。這些思考例程具有明確的架構與目標,不只可以跨越學科領域,還可以在不同年齡層使用。它們通常內建了特定的問題,藉此引導出學生的思考,再透過提問、傾聽、記錄等步驟,讓學生更清楚該項思考例程的目標是什麼,自己能夠從中獲得哪種類型的思考。學生一旦內化了各種思考例程的架構,就會開始提議他們想使用哪項例程。如此一來,學習就是以學生的思考為中心,而非教師本人;課堂也不再是由教師傳授學科知識給學生,而是讓學生的想法進駐教師的腦中。當教師真正看見了學生的思考路徑,便能加以引導,往更深的層次探索。

本書除了介紹全新的18項思考例程,更關鍵的是說明「讓思考可見」為何重要。當學生目睹自己與同儕的思考路徑,而老師也以好奇的態度提問,學生就會想要進一步探究自己的思考如何演進。換言之,他們正在努力了解自己,也開始認為自己的思考很重要。在此,老師與學生的角色改變了,思考變成超越考試的活動,而真正的目標則是終身學習──事實上,書中不少實例證明,練習這些思考例程,對提升測驗成績也有驚人效果。

不過,本書也有豐富的案例,呈現教師在初次使用思考例程時遇到的各種挑戰,以及常有的迷思。思考例程的應用需要因地、因人制宜,所以會有試用、反思、重新嘗試,甚至改編的過程。有時,教師需要反覆確認,才能選出最適合的思考例程。

思考不會只出現在課堂。每一天,我們都在面對需要思考的情境,現今世界已充滿各種AI與演算法,在愈趨複雜的未來,人類對思考的需求只會增加,而非減少。所以更重要的,是建立教室中的思考文化,促使學生培養思考的特質與傾向,甚至發展出身為思考者與學習者的身分認同。當思考變成日常生活的慣例,而非一次就結束的課堂活動或例程,思考就能像呼吸一般滲透到我們的每一個行動或決定之中,將我們塑造成自己想成為的人。

本書和前作《讓思考變得可見》可視為相互搭配的姊妹書,融合理論、架構與教學實例,不只對教師有助益,所有工作者也都能藉由其中介紹的例程來刺激、增強思考。

一致推薦

王政忠|國中教師/夢N教師專業自主研習計劃總召集人

王麗雲|臺師大教育學系教授

卯靜儒|臺師大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吳靜吉|政大創造力講座/名譽教授

李俊儀|SOIL教學心法共同創始人/台北大學師培中心教授

葉怡芬|臺師大師培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劉世雄|彰師大師培中心特聘教授

劉安婷|為台灣而教創辦人暨董事長

劉佩雲|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教授/系主任

劉鎮寧|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教授/所長

蔡居澤|臺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副教授

藍偉瑩|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

(按姓名筆畫序)

各界好評

作者提出一個遠大願景,結合了學習和易懂可行的架構,而他們運用世界各地教師與學習者的實作畫面,把教學的基本要素變得鮮活生動,更是書中的精華。──大衛.柏金斯(DavidPerkins),哈佛教育研究所榮譽教授

難得找到一本書可以讓現場教師欣然接受,同時又吸引讀者投入討論實作背後的理論和研究基礎。我迫不及待要跟教師們分享這個非常有用的資源──這是當代教育工作者專業書庫中的必備良伴。──凱特.莫達克(KateMurdoch),國際教育顧問,《探究的威力》(ThePowerofInquiry)作者

在《讓思考變得可見的力量》一書中,榮.理查特和馬克.邱奇闡明了教師如何藉由引發學生的好奇和參與來深化學習,這是各年級和學科領域教師的必讀之書。書中分享了有用的建議和研究驗證的實作,確實具有轉化學校和課堂的威力。──瑪德琳.休威特(MadeleineHewitt),近東南亞海外學校協會(NearEastSouthAsiaCouncilofOverseasSchools)執行長

讓思考變得可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