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森巴赫之眼

ebook 九歌文庫

By 楊君寧

cover image of 奧森巴赫之眼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oading...

朱天心、林俊頴、陳怡真、舞鶴、駱以軍名家推薦

曾不能以一瞬,啊,竟不能易一字。過了一定的時限,就連作者本人亦不得私闖邊境擅改本文,寫下的如同滲入地面的水痕,浸潤在此無法提另濾出。饒是再有多少邊角情思,都被格擋在警戒線外。並不是燒穿一個洞,就有機會綴補上一朵梅花。蛀齒的空缺可能一直虛位下去,那也由得它去罷。——楊君寧

在文本上細細琢磨,使作者從文壇的一介人間生徒,演化成能將眾生意識華麗呈現的文學魔法師。其充滿詩般韻律和豐富意象的文句,獲評審青睞,成為第十五屆台北文學獎年金得主。

文字鍊金術的炫目,展現在《奧森巴赫之眼》。身為外省第二代知識分子的奧森巴赫,將「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這句口號,完全身體力行後,內心卻糾結種種中年心事:學院生涯之不值得活,綿亙多年的青梅竹馬情誼,以及隱祕潛藏的生死愛慾。

楊君寧說:「想要借借誰人之眼,嘗試去觀看和講述特定時空一代人的生涯經歷。」藉由〈寺外〉的南部少年,談及難忘的台北文學經驗,為其一生初始的教養和之後的志業打下根基。然而他對幼時在南部遊玩的寺廟,更具親緣和情感,離寺出發便如同回歸,離情依依。〈雨後〉黃昏,東部大學校園研討會散後,若干人談天閒遊,在這散漫惆悵的時刻,通過敘寫群體顯現不同的個體風貌。隨口成趣、閒話家常的柔軟怡人,對冷酷繁瑣的事務不無化解之功。

駱以軍形容她的小說:「如解離症患者的內心錄音機,書寫成為一種夢遊狀態。是為巴特所說『零度書寫』。」小說未必是為了演繹故事而存在,宛如咒語般迷幻的文字,對周遭投以異樣新穎的眼光,使得習以為常的事物看來有點陌生,並將生活詮釋出嶄新的意義。她以詩般精鍊的語言寫作,打破敘事規範,讓日常細節解構重組,堆砌出文采流麗的文學殿堂。

奧森巴赫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