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戰的年代

ebook 余光中作品集

By 余光中

cover image of 在冷戰的年代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oading...

對照於當年的同期詩人,余光中的想像已頗具突破的勇氣。特別是面對越戰的爆發,他採取的是反戰的立場。曾經受人議論的〈雙人床〉與〈如果戰爭在遠方〉,無疑就是他反戰思考的生產品。――陳芳明

《在冷戰的年代》很可能是余光中的最佳詩集,前此他在現代詩陣營裏仍是個遲到者。這時,他獨樹一格的「新造無韻體」終告成熟,此體宜於鋪展、馳縱與堆疊,特別適合能雄辯、擅氣勢、好修辭的(散文式)詩人。此外,他精準把握到「冷戰」時代下的精神困境,因而寫出〈雙人床〉那樣極立體的名篇。――唐捐

《在冷戰的年代》和《敲打樂》的作品,余光中擺脫了典律的拘束,也從古典情境解放開來。他向當代歌謠,向他心儀的巴布.狄倫,也向費靈格蒂(L.Ferlinghetti,一九一九~)借鏡......

――李敏勇

〈雙人床〉、〈如果遠方有戰爭〉、〈鶴嘴鋤〉......這一系列作品,色慾飽滿、酣暢淋漓,令人側目。即使曾被某些學者看成色情文學,我想余光中大概也不以為忤吧。年輕學子在最熱血的年紀裡若讀過余光中──那永遠的愛與怒,想必永遠都不會忘記。――凌性傑

《在冷戰的年代》初版於一九六九年,由藍星詩社付梓。創作本書時余光中剛過不惑之年,他在美國讀書的期間,正值越戰方酣,帶動反戰的搖滾樂風潮,深受美國的「敲打樂」(搖滾樂)影響而具有叛逆精神的余光中,試圖創造出一種中文詩的強烈節奏,並且放膽對句法進行種種變化實驗,作品青春又生猛。

本書集結他一九六六~一九六九年的五十餘首詩作,是他浸潤西潮後回頭審視傳統文化,所寫出的最具批判、抗議精神的經典之作。書中收錄余光中多闋代表作,如帶有反戰色彩的〈如果遠方有戰爭〉、〈雙人床〉、〈在冷戰的年代〉,以不懈的創作對抗死亡的〈火浴〉,嘲弄青春戀歌消逝的〈或許所謂春天〉,詠歎藝術家的〈蠋夢蝶〉、〈炊煙〉,篇篇易讀,句句可誦。

純文學出版社在一九八四年改版此書,半世紀後九歌重新排版上市,收入陳芳明的評論文章和本書相關的評論索引摘要,重新省思這部台灣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品,見證詩人余光中詩藝臻於顛峰的轉捩點。

整冊詩集充滿文字的張力、想像的迴旋、音樂的升降,呈現個人情感的抑揚頓挫,描摹處於動盪時代內心的掙扎與翻騰。余光中曾經回首書中前作,自述:「覺得其中有一股銳氣,為自己的近作所不及......。今天恐怕寫不出來了。」「《在冷戰的年代》是我風格變化的一大轉捩,不經過這一變,我就到不了《白玉苦瓜》。它是我現代中國意識的驚蟄」。余光中的愛與怒、同情與譏諷,都在這本詩集中,對於了解余光中的詩作,研究他這位詩人,堪稱重要史料。

在冷戰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