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父親在疼

ebook 九歌文庫

By 龐余亮

cover image of 半個父親在疼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oading...

《半個父親在疼》是如此地動人。我願意把這本書看做龐余亮寫作生涯的一個巔峰,我更願意把這本書看做華語文學的傑出成就。

──畢飛宇

以穿心的細節寫出了父與子之間的疼痛和悲哀。

──韓少功

龐余亮生長在貧困的家鄉,父母不識字,卻一頭栽進文學世界。從寫詩開始,並創作散文、小說和兒童文學,並獲獎無數。散文《半個父親在疼》分成三輯,寫脾氣暴躁的父親、溫柔認命的母親和在文學中尋找出口的「我」。

「父親在天上」是在父親過世七年之後,動筆寫下關於父親的文章,透過書寫再次和父親告別。從回憶年幼時與嚴厲、脾氣暴躁的父親相處點滴,除了被打罵之外,一起下田播種黃豆、陪父親撐運甘蔗船到城裡,在汗水淚水中,寂寞逐漸滋長,文學之門悄悄開啟。當父親在中風半攤之後,暴躁脾氣仍在,卻再也掄不起拳頭,面對父親的無能為力,母親終能抒發對父親外遇的怨懟,卻也考驗他身為么兒的矛盾與掙扎,體會〈半個父親在疼〉的滋味,逐漸釋懷父親不只有嚴厲、暴躁,還有偶爾的溫柔,在書寫中與父親和解。

「報母親大人書」則是細膩描繪出母親的樣貌,不只是溫柔,卻也堅毅。透過母親的日常如窩低鬏,簪上鍍金銅髮簪外,還會插上一支如梔子或「穿英」,或搗石臼、做湯圓和慈姑等,也寫父親過世後,母親堅持獨居不願進城,還和一群老夥伴去看村裡人辦喪事,自己做「寢」,準備「老衣」交代後事。透過抒情的文字娓娓道出母親一生堅忍,為孩子無私的奉獻。

「永記薔薇花」則是撿拾生活及日常,發酵成為文學片段。他以詩意語言,寫文學之旅的交會與道別。有初訪〈我那水蛇腰的揚州〉的經驗,與數度搬遷的〈寂寞小書店〉,還趣寫教職生活的〈我的鄉下足球〉以及〈穿雨靴進城〉買書的往事,或描寫身邊巧遇的小人物如〈朱大路的老項〉,篇篇令人印象深刻。

龐余亮將童年的寂寞,寫作和讀書的孤獨,轉換成無窮的創作力量,透過詩性的語言、小說手法的應用,再加上散文對真實的強調,完全敞開自己,直面生活煩俗乃至殘酷,書寫百分之百的憂傷、痛苦和歡樂。透過抒情的方式,把故鄉帶在身上,讓貧苦的記憶鍍金,字裡行間均是對鄉土的熱愛。

半個父親在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