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的風氣

ebook 九歌文庫

By 穆濤

cover image of 先前的風氣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oading...

穆濤的文字簡潔、機警,寬博而從容,溫和又不知銳見。在《先前的風氣》中,歷史的省思、世相的洞察與思想者的話語風度融於一爐,行文疏密相間,雅俗同賞,無論長文或短章,都交織著散文、隨筆和雜感的筆力與韻味,有鮮明的文體意識。他的寫作,繁複跌宕,儒雅豐瞻,貫通著慈恕、善意的情懷。──第六屆魯迅文學獎授獎辭

這一本書說散文也是散文,說雜文也是雜文,在我心目中,它是散文的一種,從我個人來講,我欣賞這一種。穆濤的這些文章裡面有他的觀念,有他的智慧,同時也有對具體問題的思考。──賈平凹

歷史何以稱為春秋?

三百六十行之說從何而來?

儒學為何成為中國文化的骨幹代表?

《漢書》竟然有「浪漫主義」?

穆濤為中國大陸標竿文學雜誌《美文》的執行主編,對他而言文章即是千古事,他從前人的經史子集尋找吉光片語,並精選相同質性者互為表裡加以解讀,裡面有趣事,也有故事,更有可為今人借鑑的優美文化與文人風骨。《易》可觀天地變易,《論語》為識人任事的準則,《列子》諸事藏有禪機、《莊子》說風氣、《管子》談信、《詩經》民間采風說真話、《禮記》記載分際與標準......它們不只是前人文章,更融入古代儒士的骨血中,成為中國獨有的特色文化,其中隱藏的智慧,可用於讀書與創作態度,也可用於養生,讓身體的小宇宙隨氣順暢運行。

作者讀史,猶如河裡淘金,從小處著手。漢代以儒學治天下,史書中有歷代皇帝與儒官的身影、史官氣節、古代生活考、百相浮世繪,也有流傳千年的經世制度:農業減稅、貨幣政策、文官制度、行當規矩......如不知深意誤用,恐辜負前人善意。今人講革新,在經濟上大力推展,忘卻了往昔被稱禮儀之邦的種種規矩與氣度;古代皇帝再大大不過天,以民為本,而現今領導人只管權謀,人民暫放一邊;文人只重文藻雕飾、生活抒情,不說真話,也讓作者不勝唏噓。

全書有散文的樂趣,更有幽默的機鋒,先解字,再說詞,續述故事,篇幅短小卻切中要點,博而不雜,善於化繁為簡,從精神到生活,再以「文化」貫穿全書、古事針砭現事,以抒情美感的文字,寫非抒情的文化精神,讓先朝的古風與文人氣度,重回現世。

先前的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