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107年散文選

ebook 九歌文庫

By 胡晴舫

cover image of 九歌107年散文選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五十四個文學三稜鏡,映現一○七年度島嶼的日常微光。

張輝誠〈再會囉,我的心肝阿母〉榮獲一○七年度散文獎!

哈金/温又柔/鍾怡雯/馬尼尼為/洪滋敏/詹宏志/房慧真/楊富閔/張輝誠/張曼娟/廖玉蕙/田威寧/沈信宏/葉佳怡/張亦絢/楊婕/夏夏/李維菁/吳賢愷/祁立峰/林孟寰/楊邦尼/李紀/吳鈞堯/石曉楓/楊澤/葉覓覓/袁瓊瓊/陳雨航/蔡素芬/凌性傑/言叔夏/陳栢青/崔舜華/簡莉穎/丁名慶/楊索/神神/朱嘉漢/陳芳明/張北海/賴香吟/李雪莉/張子午/劉崇鳳/蔣勳/李黎/廖偉棠/馬世芳/徐振輔/連明偉/謝旺霖/李桐豪/王盛弘

《九歌一〇七年散文選》從整年度的散文創作,精選出五十四篇具代表性佳作,根據大眾關注的主題,分為六大類:家園與棲身,依戀與依賴,成長與回望,日常與微光,時代與省思,上路與觀看。其中親情家族、旅行寫作、女性意識、童年回憶、日常書寫以及時代觀察,一向是台灣文學的強項,本年度亦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而又比往年多樣,歧出不少新路。親情書寫除了親子之間的糾葛悔恨,大量出現長照議題,如張曼娟毫不避醜,直書長照者的矛盾心情,廖玉蕙鋪敘真摯的手足之情,不再只是人生初期的童年,在人生最後一段路也一道走。楊婕、李維菁、林孟寰、祁立峰寫出不僅女性成長需要掙脫各種社會的設定與箝制,男性成長亦面對諸多既定框架。年輕世代如崔舜華、神神、陳栢青、言叔夏等真實面對自我,捕捉一閃而過的靈光,玩味生命的意義與無意義。張北海、李雪莉、蔣勳關於時代的觀察與省思,楊澤、葉覓覓、蔡素芬等選自《聯合報》副刊一系列關於地方寫作的文章,值得一再品讀。而哈金、温又柔、詹宏志關於「何處是家」的寫作,掙脫了國族主義,認認真真探討文化認同。這些選文以小而容大,反映出散文書寫的多樣化和豐富的文學情境。

張輝誠〈再會囉,我的心肝阿母〉獲選年度散文,原因一是長照主題今年最受大眾讀者關切,具時代意義,二是這篇散文技巧嫻熟高明,文氣流暢,中間情緒有轉折,台語入句渾然成體,三是作者打破一般親情文章的常規,不哭天搶地,不懺情悔恨,讀者能夠輕易讀到母子之間圓融深情的相互依戀,一起面對死亡的坦然,以及,傳統台灣人特有的溫良純善,總是願意包容,隨時準備原諒。親情如此,天地如此,文學亦當如此。

書末附錄年度散文紀事,為一整年的文學史作詳實的記載。

九歌107年散文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