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心理學

ebook 哲學家玫瑰園.煉金術.心靈轉化 · PsychoAlchemy

By 卡爾.榮格

cover image of 移情心理學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透過詳解煉金術文本《哲學家玫瑰園》闡述移情現象,意象瑰麗,看見靈魂。
榮格親自解說「移情現象」最重要原典,預言醫病關係的觀點發展趨勢,臨床工作者深切共鳴。

佛洛伊德:「你對移情有什麼想法?」

榮格:「這是分析方法的起點也是終點。」

佛洛伊德:「那你已經抓到重點了。」

「移情」無疑是心理治療的核心機轉。然而,當佛洛伊德以降的治療傳統主張應該嚴格控制反移情,甚至企圖誘發個案產生移情時,榮格卻持不同看法。榮格認為,移情現象心理治療是醫病雙方共同經歷心靈轉化的過程,樣的看法已預言了治療關係的觀點轉變趨勢。

為闡明對移情的見解,榮格寫下這本《移情心理學》,透過解析十六世紀煉金術的文本《哲學家玫瑰園》,引領讀者看見移情現象背後的靈魂議題。

榮格認為,移情是關係雙方無意識內容自發投射的過程,有如信仰的發生,無法強求。雙方的心靈在治療過程中的交會,有如兩種化學物質的結合,兩者都不可避免被改變,因此榮格說:「治療師不僅僅是在為眼前的特定病人工作,他也是在為他自己以及他自己的靈魂工作......這項工作所企及的領域承擔著人類種種難題,不久前,這是上帝神聖本質所及之處。」

古代煉金術不僅是當代化學的濫觴,在榮格眼裡更是心靈轉化的隱喻。兩種物質經過毀壞、鍛燒而又重新聚合的過程,恰如心靈經過意識鬆動、整合對立,而能轉化蛻變的歷程。在這過程中,雙方都必然遭遇無意識裡的黑暗惡魔,經歷信任與恐懼、希望與懷疑、吸引或厭惡。

《哲學家玫瑰園》的瑰麗意象傳神表達了這一切,也令人體認無意識是我們的神聖根源,既善也惡。移情現象促動著關係雙方勇於承受無意識內容的撞擊,朝向自性,邁向完滿。

精神生活的最高層次是回歸起點,並最終邁向以靈魂形式顯現的生命完滿。

──榮格

榮格讓我們看見,治療關係中的陪伴不僅僅是肉身的在場,更是心理的在場,那些願意為了案主承擔痛苦的治療者,都是靈魂之旅最珍貴的夥伴。

──鐘穎

共鳴推薦──

王浩威 / 作家、榮格分析師

呂旭亞 / 諮商心理師、榮格分析師

鄧惠文 / 作家、榮格分析師

蔡榮裕 / 精神科專科醫師

鐘穎 / 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主持人

移情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