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故鄉

ebook 在動盪的時代,「臺灣行者」把我們的島打造成世界的光 · 當代名家

By 沈珮君

cover image of 他鄉.故鄉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形塑1949年之後臺灣面貌的,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物?

經濟凋敝、大學初興、人口暴增、亡國感籠罩、本土意識覺醒......

他們力挽狂瀾,兢兢業業,直到70多年後的今日,臺灣仍受餘澤。

歷史不該忘記,我們更該記得,這些前輩的貢獻和情操。

本書為資深媒體人沈珮君於《聯合報.副刊》「他鄉故鄉」的專欄集結,深入採訪影響臺灣至深且巨各界人士的生平故事。

「臺灣工業之父」尹仲容、臺灣經濟幕後鐵漢葉萬安、領清寒獎學金的臺大校長孫震、基層擢升國際談判人才的蕭萬長、推動半導體產業的曾繁城、辦學鞠躬盡瘁的傅斯年、影響臺灣文藝發展的戲曲專家俞大綱、總編輯劉國瑞和新儒家哲學大師牟宗三之間的感人情義、終身「教育工作者」高希均、結晶釉大師孫超、文學大師黃春明、書法藝術家杜忠誥,以及不能或忘的澎湖山東流亡學生和蔣經國稱「有良心的愛國青年」王曉波。他們來自八方,對臺灣經濟、文化及傳承,個人人格精神和貢獻、情操,起到強大的引領作用。

我們對歷史不是淡忘,而是從開始就無知,無知所以無感。典型在夙昔,藉由重回他們身處的時代困境,並領略其奮發圖強的無畏精神,無疑是對現時世代讀者的一記警鐘。

國內名家一致推薦

張作錦(前聯合報社長)

洪 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管中閔(前國立臺灣大學校長、中研院院士)

席慕蓉(散文家、詩人、畫家)

黃 年(聯合報副董事長、前聯合報總主筆)

林載爵(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

張譽騰(前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項國寧(聯合報執行董事、前聯合報社長)

楊仁烽(前美國世界日報總社長、前臺北經濟日報社長)

單德興(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蘇 蘅(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政大傳播學院教授)

賀陳弘(前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宇文正(聯合報副刊組主任、作家)

陳俊宏(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前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

──好評推薦(謹依年齡長者先序)

好評推薦

歷史,從長期來看,不會辜負任何一個認真、努力的人,只會淘汰一些懶惰、無紀律和不道德的人。臺灣的過去和未來,將是《他鄉.故鄉》的註腳。

──張作錦∣前聯合報社長

學生根本不知道臺灣曾經有過尹仲容、傅斯年等人,因此也就不知道為什麼他們的日子過得比父輩好了這麼多。沈珮君《他鄉.故鄉》正好補上這方面的空白。

──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此書在南渡時代的脈絡下書寫不同人物的生平;他們的經歷各異,卻隱隱有著一個共通基調,就是「無私」。......書中故事就更令人驚嘆,也讓人低迴不已。

──管中閔∣前國立臺灣大學校長、中研院院士

珮君的筆,帶領著讀者進入一個大氣浩然卻又溫暖親切的世界......真正讓我們陷入並且同其悲喜的,只是因為文字中無可否認的真誠!

──席慕蓉∣散文家、詩人、畫家

本書的精髓,不僅表彰傳主們的社會功業,更在呈現他們人格的能量。可說是一本「苦孩子們最後改變了自己的苦人生並改善了苦國家、苦社會的故事」。

──黃 年∣聯合報副董事長、前聯合報總主筆

珮君的文章展現了人物寫作的特有魅力,能從每個生命中看到時代的面貌。彰顯人性中堅毅、忍耐、不屈、努力、圓融、善良等特質,正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養分。 ──林載爵∣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

本書是一本另類的臺灣近代史,⋯⋯作者爬梳史料上下求索,佐以豐富訪談和精彩對話,除了謳歌英雄行誼之外,還有哀悼、惋惜和輓歌的文學意味。

──張譽騰∣前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作者描繪了那一代知識分子及藝術工作者留下的積極貢獻。此書對那些人、對作者,都是困境中的突圍,對我們這個時代深具啟發。

──項國寧∣聯合報執行董事、前聯合報社長

珮君用誠懇的筆,刻劃出多位臺灣不同領域的開創性人物。蕙質蘭心的珮君,用她細膩的筆觸,解鎖不同類型傳主的記憶深處,和對臺灣這片土地的熱愛。

──楊仁烽∣前美國世界日報總社長、前臺北經濟日報社長

資深媒體人沈珮君致力發掘史詩般大敘事中的細節,訴說真實感人的史實與故事。身為山東流亡學生第二代,對於作者的用心與成果,表達由衷的敬意與謝意。 ──單德興∣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珮君處處展現對「人」的熱愛。在浩大的資料蒐集過程中,遍閱人物傳記和文獻,就像是和每個人物交遊一樣。本書應該多推薦給年輕人,作為經典讀物。

──蘇 蘅∣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政大傳播學院教授

這是一部與時間賽跑的書,攔截即將流失的珍貴史料。沈珮君以雄健的文筆,帶引我們回首艱難的時代,認識那些無比堅定的靈魂!

──宇文正∣聯合報副刊組主任、作家

他鄉.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