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 Distance |
---|---|
Loading... |
「等他想通了,就會去找工作。」結果一等就是十幾二十年,他還是蹲在家。「不管怎麼罵都沒效,算了,我只要他活著就好。」家人情緒從憤怒到消極。「這是家醜,不能外揚。」這種錯誤心態會錯過繭居者最佳求助時間。什麼是繭居族?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定義,是指超過半年不接觸社會、不上學、不上班,不與外人交往,生活自我封閉的人。在日本,繭居族從2019年的115萬人,暴增到146萬人(2022年),更嚴重的是繭居長期化──父母不知怎麼協助,只能在旁等待: 結果就是,繭居族逐漸演變成8050問題(由80歲父母養50歲中年人)。臺灣目前雖沒有明確統計數字,但從醫療臨床和身心科就診人數直線上升, 可發現此現象逐年增加......。本書作者二神能基是New Start事務局創辦人,New Start事務局的主要業務,就是幫助繭居族找回生活正軌,至今已協助超過1,700位當事者「破繭」而出。他說,扣掉疾病或障礙等因素,70%繭居族都能做到獨立,只要用對方法,大多數繭居族都重新與社會接軌。繭居第一年,別干涉;超過三年要求助.可能是在學校或職場遭遇霸凌、或是人際關係感到疲憊等, 當事者於是選擇繭居,所以請先給他們一段時間療傷和思考。不要天天罵:「你整天待在家混吃等死,怎麼還不去工作!」.但「相信並等待」的做法,最多不超過三年,因為到了第三年,繭居族認為「反正死賴活賴在家,日子也可以過,就更不想出門了」。這不是家醜,三方法能讓孩子回正軌.繭居超過一年,父母要找相關輔導機構諮詢,例如New Start事務局有一項特殊業務,名為「出租姐姐/哥哥」 (也就是機構的輔導人員),進入家中跟當事者接觸,繭居族不願跟爸媽對話,不代表他們不想跟外界對話—— 面對第三方較容易說出真實想法。.跟第三方接觸幾個月後,父母必須主動拉開彼此的物理距離, 例如:「必須在○月○日前搬出去」、 「生活費放在『出租姊姊』那裡,去找她拿」,......本書列舉很多方法,「逼」他走出家門,慢慢跟外界接觸。.接下來要幫他們找工作。怎麼找?不要找「感興趣的工作」,要找「沒那麼抗拒的工作」來賺生活費。只要經濟能獨立,他會不再依賴家長,展開自己的人生。萬一所有方法用盡,他還是無法獨立, 家長就得接受事實,辦理家族財產信託或監護人死後事務委任契約, 讓繭居者有最基本的經濟基礎,不會拖累手足。從在家啃老到獨立生活,日本最大輔導機構靠三步驟,幫助超過1,700位繭居族破繭而出,自立更生。本書內附臺灣專業協助機構,幫助繭居族破繭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