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的跟屁蟲

ebook 繪本

By 奧黛莉圓

cover image of 阿公的跟屁蟲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我喜歡我們一起讀書煎蛋,

也喜歡一起爬山等車,

我喜歡我們是「我們」!

我以為你離開了,但原來你一直都在。

我最喜歡阿公了,

總是跟在阿公後面轉,是他的小跟屁蟲。

我們一起讀故事書,一起煎出全世界我最喜歡的荷包蛋。

但我最愛的是,爬山後一起去買的香噴噴雞蛋糕。

每次生日,

阿公總會帶我去那間柑仔店,買兩份雞蛋糕。

但這次,我只能自己去買了......

──獻給所有曾經歷「失去」的大人和小孩

離開的人真的永遠消失了嗎?

但共同的回憶不會離開,就像是你一直都在!

暖心推薦

柚子|童書繪本交流群版主

林柏廷|繪本創作者

劉旭恭|繪本創作者

細膩繪本中的深情回憶:小男孩與阿公的日日美好

文|劉旭恭(繪本創作者)

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是在繪本班上,奧黛莉圓唸了自己創作的繪本,內容描述一位小男孩和阿公相處的日常,他們會一起煎荷包蛋,一起看書,還一起去爬山。在生日的那一天,阿公還會帶他去買雞蛋糕。

阿公的身體圓圓胖胖的,戴著帽子,非常可愛!

剛開始我有點好奇,阿公的身體是用線條呈現,不太有什麼顏色,不過讀到後面我就明白了。

聽完故事後,大家都為之感動,感覺有一股淡淡的溫暖流進心中。

後來她又陸續修改重畫,有時是構圖,有時是造型,有時是版面的調整。常常我想,許多畫面已經很好了,故事也很動人,為何還要一再修改呢?

或許她有自己的堅持,仍然持續想做出完美的作品,其中一定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辛苦,現在這本書終於出版了,真的很不容易。

我們和親人相處的點滴時光,總是會存留在心中,偶而在不經意的時候冒出來。

小男孩很想念阿公,因為記憶裡每一個生活的片刻,他都和阿公在一起。

聽作者講述她和阿公相處的情形,如阿公都戴著帽子,帶她去爬山,陪她去等公車等,可以感受到祖孫間真摯的情誼。

我的外婆已經過世,有時會想起她,好希望可以再跟她說說話,雖然有些印象已經變淡,但我還是記得她的樣子,她坐在床邊整理衣服,帶著玉佩手環,佈滿青筋細瘦的手,還有她說話,開心的模樣。

那些記憶還是深藏我心。

這本書的色調以藍綠為主,使用色鉛筆和水彩的畫風十分輕柔,也讓人備感溫暖,版面的編排富有變化,我喜歡許多日常細節的描寫,處處可見生活的痕跡。

書裡的角色都是實體,但是阿公和山上的樹,卻用線條來表現,這樣的安排是有含意的,也讓讀者慢慢發現背後的真相。

故事的寫作平實帶有情感,情節的推進十分自然,我們跟著小男孩找到阿公,一起做些平常會做的事,如煎蛋、看書和爬山,到柑仔店買雞蛋糕,最後的轉折停在公車到來又離開,有些類似電影的場景轉換,遠處出現令人熟悉的身影,非常感人的一幕。

我不知道奧黛莉圓是否有在創作之中療癒了自己,但是感謝她創作了這部作品,我們得以讀到了一種溫暖、真誠的情誼,是那樣的平常又動人,而且日日美好。

五感記憶的陪伴:溫暖記憶中的祖孫情深

文|林柏廷(繪本創作者)

認識奧黛麗圓是在2018年的蘭陽繪本營,繪本營結束後,六年來我總是像老爸一樣督促大家要趕快創作自己的繪本,而奧黛麗圓終於在今年2024年出版了第一本個人創作的繪本,非常替她感到開心,也很榮幸能推薦她的作品。

還記得,我兒子小時候時常在他阿公我爸爸面前搗蛋作怪。如果我小時候這樣的話,早就被竹筍炒肉絲伺候了,於是我一直跟爸爸抱怨,為什麼不出言教訓也不制止孫子?爸爸總是回我:「阿公就是要疼孫寵孫,不是要管教孫。」多麽不公平也多麼放縱的甜蜜。

而我自己小時候,也很幸運有位會接我放學、耐心陪我溜滑梯的阿公,雖然他陪伴我的時間很短暫,但陪伴的溫度永遠都在。因此,對於如何成為一個稱職的「阿公的跟屁蟲」,我並不陌生,且為此驕傲。

故事裡,小男孩來探望阿公,一句拉長音的「阿——公——」把人拉進了回憶裡。

從第一頁開始,畫面就充滿花草、蝴蝶等元素,想必都是跟屁蟲和阿公一路上一起的記憶吧!這些記憶包含了一起煎蛋的香氣嗅覺記憶,一起說故事的聽覺記憶,一起爬山的觸覺、視覺記憶,還有雞蛋糕的味覺記憶。這些美好的五感體驗記憶,會烙印在孩子心中,陪伴著孩子成長,也是孩子對抗逆境勇敢長大的堅強後盾,就如同小男孩最後能勇敢獨自面對他一直感到害怕的柑仔店阿嬤。

阿嬤真的可怕嗎?我想沒有。這只是象徵我們從有靠山到需要獨自面對困難的掙扎與恐懼,從「我們一起辦到了」轉變成「我自己辦到了」。

《阿公的跟屁蟲》整體色調從陰鬱到漸漸明亮、再到黃昏,有著心情與時間的變化。書中塗鴉的風格有拙趣,同時也增加了畫面的層次。發亮的阿公雖是以白色為主,但並不讓人感到冰冷,反而更像是一股會讓人感到溫暖的光,這樣的描繪方式不只是阿公,山頂上一棵被鋸斷的大樹也是這樣的描繪方式,彷彿阿公與萬物生靈融合同在。

說到顏色,還有一個顏色引起我注意,那就是綠色。佔了大部分頁面的主色,從牆面的壁紙、阿公的西裝外套、那本最喜歡的綠色故事書、書內的綠色恐龍,還有阿公每次特寫的背景色都是不同層次的綠色。我想小男孩和阿公的記憶,都停留在鄉下阿公家吧!當初觸目所及的田園風光、山林水色,也因此讓這樣的色彩成為共同回憶。

不過,再美好的記憶終需離別,小男孩最終克服恐懼,買了要給爺爺的雞蛋糕,獨自坐在熟悉的公車站,看著遠去的公車。爺爺的陪伴讓他的記憶有了層次,未來的路他都能帶著這份勇氣走下去。

阿公的跟屁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