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命運之輪

ebook 穿越資本週期的投資方法 · 站著賺錢

By 愛德華.錢思樂

cover image of 華爾街命運之輪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比《掌握市場週期》更重要的是掌握「資本週期」

當代最偉大的金融歷史學家透過科學分析,資本回報最大化的投資策略

明明位於需求大增的熱門產業,為什麼其他標的表現良好,偏偏自己投資的標的反轉下跌?

消息面這麼亂,怎麼判斷哪些是投資銀行家放出的哄抬消息,哪些壞消息反而是加碼訊號?

當市場愈來愈難以預測,與其執著於猜測「未知」需求,

不如把握更容易判定的「已知」供給——即「資本週期的變化」;

本書協助投資人,分析公司(標的)競爭力所在,如何受到業內供給變化影響,

在樂觀中尋找風險、悲觀中等待機會,不當fomo仔,追求資本回報最大化。

打破價值股與成長股的二分法迷思,

找出市場反轉訊號,逆勢押注!

本書作者愛德華.錢思樂被《財星》雜誌譽為「當代最偉大的金融史學家」之一,他觀察到馬拉松資產管理公司(Marathon Asset Management),管理資產超過200億美元,無論市場如何變化,始終能維持高績效表現。

馬拉松資產管理公司每年寫八封信/投資回顧(Global Investment Review)給投資人,談他們對市場和股票的看法。錢思樂為了找出他們維持最大化資本回報的方法,收集並分析該企業最具洞察力的報告,他發現他們與投資大眾最大的不同,在於更著重於容易獲得的「已知」層面——專注於供給面而非需求面、觀察資金流動與企業所處環境,以更務實判定企業競爭力、打破價值投資與投資成長型標的這類二分法迷思,致力於從成長型標的中找到更可能長期持有的潛力成長股。

本書也透過全球不同產業的真實案例,包括啤酒製造到半導體等,說明資本週期策略在不同市場條件下都能發揮效果。

馬拉松資產管理公司將這套投資方法稱為「資本週期分析法」,並列出了六大法則。

帶你穿越資本週期,進出任何產業都能有效放大資本回報:

1. 側重供給,而非需求

資本週期分析側重供給而非需求,供給的前景不像需求那樣不確定,因此更容易預測。

2. 觀察資金流動務實分析企業競爭力

別再陷入價值/成長的二分法的迷思中。在供給面支持的產業裡,企業有很高的評價是合理的。此外,在一個產業裡集結很多首次公開發行的公司是很危險的信號,增資、發行股票、債務增加也是。

3. 小心投資銀行家

投資銀行家會推動資本週期,很大程度會損害投資人的利益。

4. 選擇適當的企業經理人

管理階層的資本配置技巧最為重要,與管理階層會面往往可以得到有價值的見解。

5. 通才會成為更好的資本週期分析師

通才不太會犯下「忽視參照組」的錯誤,而且會更善加「外部觀點」,利用對跨產業資本週期動態的訂定投資策略。

6. 採用長期的方法

長期投資人更適合應用資本週期法。因為一個產業的資本週期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會結束。如果你能擁有長期投資紀律以及相對低的投資組合週轉率,就很適合應用資本週期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投資必然伴隨風險,資本週期也有失靈的時刻,特別留意這兩個預兆:一旦政策制定者干預資本週期,市場清算的流程可能會停止;新科技也有可能擾亂資本週期的正常運作。就能及早應對,將風險降到最低。

在頻繁出現經濟泡沫和破滅訊號的不確定時代,

更需要掌握「已知」訊息,掌握進退市場最佳時機。

華爾街命運之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