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與哀愁: 川端康成完美調和京都之美與背德之哀的名作

ebook 川端康成作品集

By 川端康成

cover image of 美麗與哀愁: 川端康成完美調和京都之美與背德之哀的名作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男人手臂上留下少女的齒印,微微滲血。

少女舔舐著傷口說:「你也咬我。」

在除夕鐘聲中再度鳴響的禁忌愛

川端康成筆下絕美古都交織出的情欲與孤寂,

極致哀傷下展開的長篇名作

「這部小說,讓我明瞭川端文學的許多祕密。」

——三島由紀夫譽為最能體現川端成熟創作功力的精髓之作

全新譯本・紀念典藏版

「妳願意和我一起聽除夕鐘聲嗎?」

小說家大木年雄搭上前往京都的列車,即將與昔日的情人上野音子在除夕夜重逢。

二十多年前,女學生音子懷了已有家室的大木的孩子後不幸流產,而後自殺未遂搬至京都,自此音信杳然。兩人分手後,大木以這段戀情為主題寫成小說《十六、七歲的少女》,成了他長銷不輟的成名作。

歲月流逝,音子已是頗富名氣的日本畫畫家,大木得知後興起與音子一起聽除夕鐘聲的念頭,卻在上門拜訪時邂逅了音子年輕貌美的弟子,同時也是她情人的慶子。

在京都的寒冬中,大木胸口燃燒著不倫之愛的回憶,感嘆自己曾踐踏少女時代最純真的音子,卻彷如報應般錯過了音子一生中最美的時刻。這時慶子察覺到音子仍愛著大木,內心因嫉妒而變得狂亂,決心勾引大木與其子太一郎替音子復仇......

「春天的向晚時分,庭園蒙上淡藍色暮靄,

妳浮現在暮靄中,緩步走來......」

曾經將男人喚作「小男孩」的十六歲少女,而今以另一個妖媚的胴體緩緩走來。從畫筆間擴散開來的愛恨情欲,深深攪動著被因緣所束縛的五個人物的命運。

《美麗與哀愁》於一九六一至六三年間在《婦人公論》上連載,川端透過一名女畫家年輕時的悲戀,以優美的文字細膩描繪人生愛欲的絕望與物哀之美。從唯美的少女初戀、不倫與同性愛,作品中將幽深的人性心理與病態殘酷的情感描寫得淋漓盡致,承繼日本古典文學傳統的同時,也開啟文學與繪畫藝術的雙重探索,足見作家晚年高超的敘事技巧及成熟的長篇小說手法。

小說家的步伐一路巡遊京都、鎌倉、江之島、琵琶湖,作家藉由大木與音子伴隨古剎鐘響再次流向心中的愛憎,讓今昔時空相互浸透,將美學意識融合在精采的敘事之中,一展江戶時代以降東西古都風情;其筆下一幕幕邁向破滅之美的景致,更栩栩呈現出作家藏在內心深處的另一座古都。

「『就是希望您痛,我才咬的。』這大抵就是《美麗與哀愁》的核心了,它咬向讀者,並不指向毀滅,而是情欲與背德。」

──沐羽(作家)

美麗與哀愁: 川端康成完美調和京都之美與背德之哀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