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中的美術

ebook 二戰下臺灣的時局畫 · Artscape

By 黃琪惠

cover image of 戰爭中的美術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ArtScape

由藝術構成的臺灣視野

以臺灣美術見證戰爭時局

從戰爭、戰敗、回歸,走向戒嚴,

第一次以藝術的視野

完整述說二戰下臺灣人難言的時局

在瞬息萬變的戰爭局勢中

政治、藝術與文化複雜難解

臺灣畫家如何以美術創作,表達他們對社會的關懷

努力挺過戰爭與政治衝突帶來的各種棘手難題

二戰期間,臺灣總督府在1941年引進了日本的「聖戰美術展覽會」來臺展出,期間還有奔赴前線描繪戰況的日本從軍畫家,他們中途經過臺灣,也間接推動了描繪戰爭題材的美術發展。「聖戰美術」輸入、日本當局的提倡,都在鼓勵臺灣的美術界也要致力在創作上,表現出支持和歌頌日本繼續打這場戰爭的「時局色」。

所謂的「時局」,是一個特殊的日語歷史詞彙,特別指二戰期間,日本發動戰爭的局勢。當時身在臺灣的日本畫家飯田實雄,積極宣告藝術與「時局」的關係:「畫家應該描繪的對象已經登場,那就是新母題──戰爭。」

然而,當我們回顧這段時期的臺灣美術界,包括在臺日本畫家與臺灣畫家的創作,雖然都籠罩在戰爭時局的陰影中,但是並不受到激昂的影響而讓自己的創作隨之起舞。

日本畫家在臺灣活動時,參與了臺灣美術多元的發展面貌,但大多仍受限於必須回應母國的風氣創作戰爭題材的宿命;不過卻也有畫家能夠巧妙順應當局需求,又能兼顧自己的藝術堅持。臺灣畫家們在面臨「時局色」干涉藝術創作的困境,表面態度上配合時局,但當他們思考美術創作如何反應時局時,也努力想辦法讓所屬的美術團體能夠繼續運作,持續推動美術創作與展覽風氣。

我們熟悉的臺灣畫家們,他們究竟是如何描繪與走過這緊繃又艱難的時局呢?

本書是第一本聚焦探討臺灣時局美術的著作,以藝術構成的臺灣視野,見證、述說那段令臺灣畫家身陷複雜處境的時局,為讀者解讀那些提煉自畫家在戰時的個人經歷,也與大時代中的社會相映共振的作品。

聯合推薦

林育淳臺灣美術史研究者.前臺南市美術館館長

林柏亭前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周婉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邱函妮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張惠菁作家.鏡文學文學開發部執行總編輯

顏娟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按姓名筆劃排列)

戰爭中的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