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 Distance |
---|---|
Loading... |
經風吹落的一頁歷史注定被歲月埋沒?
他們的時間只夠追憶島上那段心碎的日子⋯⋯
「平路台灣三部曲」經典二部曲
巧取史料實事,深剖人性幽深,以複調敘事,
纏綿道出台灣在世界版圖上的處境;
交響間的無聲留白,是大海茫茫中,美麗島嶼之所在。
看啊,人們說的「美麗之島」!
被貽誤的這些年,誰還記得在他們心中徘徊的島嶼?
迷戀台灣女子「羅洛萊」,使他惹上叛國嫌疑,從美國國務院高位淪為階下囚。但他自認不曾背叛祖國;反而是美國一次又一次辜負忠心的友邦,令這座島嶼總是陷入歷史夾縫中,成為國際角力下的犧牲。
他想起許久以前與他有相同際遇的男人:末代總督「揆一」在國姓爺圍攻下失守熱蘭遮城,最後遭東印度公司判終身流放。
兩個男人,在同一座島上度過人生的精華時光,卻只能在晚年嘆息它的命運⋯⋯
引領他睜開眼睛的亮光,始終是女人臉上的水珠──
青春的記憶與對她的憐惜合而為一,也屬於愛情的一種形式?
本書特色
‧金鼎獎、台灣文學獎金典獎、國家文藝獎三冠得主,當代華文小說大家平路,歷史小說長銷經典。
‧「平路台灣三部曲」二部曲,勾勒出自大航海時代起台灣於世界版圖上的處境。
‧巧取史料實事的理性,與深剖人性幽深的感性,兩者揉合成雙聲複調的曼妙敘事。
各界人士共同推薦
各界讚譽(依姓氏筆畫排序)
平路的《婆娑之島》是台灣四百年的祕史;兩條軸線,兩個世紀,兩個異國男人,鋪疊台灣三、四百年,被箝制的命運;婆娑之島陷在殖民與後殖民的夾縫。在荷蘭,在美國,台灣祕史一頁頁開展。──方梓作家
帶引讀者在不同時空裡遊走,尋索被忽視的細節,平路為台灣的歷史小說別開蹊徑。──宇文正作家、《聯合副刊》主任
牽引島嶼命運的二重奏,在三百多年時空中迴盪。兩個白種男人的「叛國」故事,述說著本書作者對於台灣的摯愛。── 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兼執行長
讓我們以薛西弗斯的心情閱讀這冊命運之書吧。然後我們同時會想像,會等待,等待小說家平路的行動,為我們書寫一段最終的文本,在那裡,羅洛萊變成賽蓮,而福爾摩沙終於現身。── 吳叡人 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
平路擅長於從台灣的特殊歷史孕育小說,在交錯的時空描繪婆娑之島的身世。問題意識與人間像的光影既觀照了現實也印拓了想像,冤錯和甜美互相編織。──李敏勇詩人
平路總在古今對照與虛實相映中,彰顯生命的存在價值。──李瑞騰中央大學人文藝術中心主任
不管就文學成就或歷史角度來看,平路的這本小說都處理得十分出色。──李歐梵香港中文大學榮退講座教授
遼闊深遠也細膩動人。──阮慶岳小說家
聽呢,在愛和焦慮中,平路為我們唱一首美麗的哀歌。娜娜的祖靈,不,我們島嶼的祖靈,聽了是會哭泣的。為了不讓祖靈哭泣,我們必須發願:不在夾縫中再度貽誤福爾摩沙。──周婉窈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台灣被殖民的歷史,還有複雜的現況,應是小說家寫作的好素材;可惜以此為素材的小說,不多。平路是極少數者之一。
以獨特的敏銳觀察力,一貫的娓娓道來的口吻,藉兩位主角的遭遇訴說台灣。平穩的筆調之下,感受到低音主調的強烈震盪。享受閱讀的樂趣之餘,有讓人反省、沉思之處。──林水福作家、翻譯家
這是一本歷史政治小說,然而平路是以書寫人性、愛情、欲望,細膩鋪陳交織出台灣的過去與現代。而讀來時而低吟再三!時而感嘆不已!──林正盛導演
期待哪位導演能將這本書拍成電影......──邱一新旅行作家
《婆娑之島》擺脫海峽雙邊的視野,從亞洲地緣的政經戰略位置思索帝國眼中的台灣。──范銘如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眼淚不是壞事,也非懦弱。在資訊暴衝、國族記憶失焦的年代,有時候讓淚水來洗滌眼翳,心神反而可在風塵裡轉為澄明,然後從歷史監獄中得到真正的釋放。──翁佳音中研院台史所兼任研究員
平路再度發揮精湛的捕「諜」功力,穿梭東方與西方,歷史與此刻,成功交織出懸疑神祕的氛圍,而若有似無的禁忌情欲浮於紙間,更令人一讀便不忍放手。──郝譽翔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
作者以台灣荷蘭殖民時期與七〇年代中美斷交前後的時空背景,勾勒兩條不同的敘事線,像是自歷史借來的左右腳,走過同一座島嶼上曾經重疊的時光。但《婆娑之島》呈現的不是歷史裡的福爾摩沙,也不是世紀末的台灣,而是此時此刻依舊持續著的問題。這樣一部島嶼處境認同的小說,現在讀來,竟會生出悲哀的臆測:還有機會嗎,再次遇上想像境外的那位水手,並發現真正的美麗之島?──高翊峰小說家
難得一見的政治歷史愛情小說,教科書中消失的,新聞事件中被掩蓋的,都重新以人性的角度詮釋;輪迴上演的權力、欲望、認同夾縫中,道不盡的是平路筆下特有的、屬於知識分子的感傷與憂慮......──郭強生作家
小說家平路是歷史的魔法師,她一而再、再而三地把讀者帶到偉大歷史的隔壁,讓我們瞧見那個既不存在,卻又確實存在的歷史。──許榮哲華語首席故事教練
十七世紀的福爾摩沙,多麼奇妙的一次邂逅!今天的婆娑之島,再一次令人贊嘆的平路!──陳玉慧作家
以愛情表現政治,以政治隱喻愛情,詭譎誘惑的激流中有精細的天光水紋!平路的文學世界如此特異迷人。──陳義芝詩人
平路這本小說,橫跨古今台外,是讓台灣史連結世界史的絕佳作品!──陳耀昌作家、醫師
評論小說家好壞,「視野」從來是重要條件之一。從〈玉米田之死〉到〈百齡箋〉;從孫中山到鄧麗君,平路已然用她的筆證明:當代華文小說家,論視野恢弘、論敘事技巧,她,名列前茅!──傅月庵資深編輯人、作家
以複沓式的迴環反覆筆法,悠悠敘寫歷經三百年卻永遠被貽誤、虧待的福爾摩沙。在暮光微微、河水湯湯中,史實與真實巧妙映照,虛構與真實時尚混搭。平路以一貫的窺奇解謎手法,雙線合擊,帶領讀者一路尋幽探奇,看似描摹個人情感,實則棉裡藏針,痛陳家國委屈。婉約與壯闊的奇異綰合,堪稱曲盡幽深。──廖玉蕙作家
這是近年來最令我感動的一部小說,作者透過歷史之筆,再三地提醒著世人:如果「叛國」真的可以成為一項「罪名」,那麼該由哪個時代的歷史,來定義什麼是「國」呢?── 劉還月民俗作家
夾縫裡的台灣,需要更多的觀點理解,更多的細節解讀。
平路便在台灣的夾縫裡,不斷找到新的觀點與細節,啟發了我們更豐富的台灣想像。──鴻鴻詩人
別用美國男人的心態來愛我,要知道美國正在衰敗中。而我的美麗豐饒還活在荷蘭情人的記憶裡。
殖民的愛情終將過去,而戀人們離去後,會更想念我、更愛我。我不僅是娜娜、羅洛萊,我是永遠的福爾摩沙。
平路這次勾勒出最糾纏、細膩、懸疑的政治愛情之作。──顏艾琳詩人
「平路台灣三部曲」總導讀
范銘如(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婆娑之島》推薦文
吳叡人(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
周婉窈(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翁佳音(中研院台史所兼任研究員)
陳耀昌(作家、醫師)
專家學者共同推薦
小野(作家)
巴代(卑南族小說家)
方梓(作家)
王美琇(《自由時報》前專欄作家)
王浩威(作家、榮格分析師、精神科醫師)
王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