蹣跚走來的民主

ebook 歐洲歷史中的非主流制度與現代普世價值

By 蔡東杰

cover image of 蹣跚走來的民主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疫情蔓延當下,一股政治逆流陡然來襲!

民主是否仍為最佳選項,繼續帶領世界變得更好?

抑或在雙面刃威脅之下,維繫民主成為最艱難的抉擇?

必須重估民主前世今生的關鍵時刻來了

民主是甚麼?甚麼是民主?我們該如何認識民主?

美國總統暨憲法之父 麥迪遜(James Madison):

民主是由欺騙、動亂和鬥爭組成的,政府若採取民主形式,將帶來無窮的麻煩和不方便。

英國首相 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

民主是最壞的一種政府形態,除了其他被不斷試驗過的形式之外。

美國政治學者 杭廷頓(Samuel Huntington):

透過選舉所產生的政府也許效率不高、腐敗、短視、不負責任或被少數特殊利益所操控,而且無法採納符合多數公益的政策......但不能說它不民主。

美國記者暨評論家 札卡瑞亞(Fareed Zakaria):

美國雖經常向外國鼓吹一種不受節制的民主,奇怪的是,它自身制度的特色並非多麼民主,而是多麼地不民主。

《經濟學人》(Economist):

根據長達數百年的歷史經驗顯示,比起其他政體,民主可更持續有效地促進經濟增長。

義大利政治學者 薩托利(Giovanni Sartori):

談民主不過是種高調,它其實根本不存在。

美國記者暨作家 孟肯(H.L. Mencken):

民主時時刻刻都在發明新的階級界線,儘管它在理論上是反對階級界線的。

法國政治學者 埃爾梅(Guy Hermet):

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若竟然質疑民主的合法性,顯然是不識時務的。

當我們身處在民主制度下的社會中,特別是在當前網際網路盛行的時代,言論自由、定期選舉投票、民意代表、媒體監督、權力制衡......等等這些朗朗上口,天天在談的東西,一切都是那麼的理所當然、習以為常。但是,「民主」這東西是本來就有的嗎?

當我們在電視政論節目、各類評論文章、街談巷議中總是聽到:總統制比較適合我們、內閣制比較權責相符、總統制是贏者全拿、內閣制容易造成政局動盪......,如果民主是普世價值、民主是最好的選項,那麼為什麼現實世界中仍然充斥著各種不滿?

在這個聲稱「自由至上」的時代中,最不自由的事情,莫過於「不能民主地去談論甚或質疑民主」吧。

面對這個嚴酷又真確的思想現實,本書試圖冒險犯難地去追溯一段看似漫長實則有限的歷史,爬梳幾百年來歐洲乃至全球的政治史,重新檢視那些總被認為是天經地義、自古皆然、但不過是一連串理性選擇結果的制度演進歷程,由此幫助讀者在瀏覽「民主的上半生」之餘,一方面有機會反思現在,還能更大膽前瞻地放眼未來。

相較直接論述並歌頌民主價值

本書選擇由其發展歷程切入

既希望藉此理解人類選擇民主的理性基礎

更要指出當代民主的缺憾與不足

推薦人或導讀人

吳重禮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

張登及台灣大學政治系主任

陳陸輝政治大學政治系主任

洪敬富成功大學政治系主任

王啟明東海大學政治系主任

李長晏中興大學法政學院院長

聯合推薦

蹣跚走來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