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 Distance |
---|---|
Loading... |
美國古典音樂史上地位最高的指揮家、兼知名作曲家的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1971年應哈佛大學邀請,舉辦六場哈佛諾頓講座。他以美國現代作曲家艾伍士(Charles Ives)的知名無調性作品《未作回答的問題》作為這一系列講座的標題,嘗試總結當時音樂史所面臨的最大問題:音列主義和調性音樂之爭、古典音樂日後又該何去何從?
前三場講座,伯恩斯坦巧妙運用語言學家杭士基著作《語言與心智》,以語言學中的聲韻、句法,語義學,分析古典樂的聲音、結構與含義。
第四講,伯恩斯坦探討浪漫時期的音樂,其中和聲和樂曲結構更為多樣和自由。第五場講座「二十世紀的危機」概述古典樂朝向非調性發展的趨勢,這一重大變革是否將帶來危機?最後一場講座「大地之詩」聚焦史特拉汶斯基的作品,伯恩斯坦認為他已從中找到「未解的問題」可能的解答。
「音樂,是超越語言的語言,表達我們最深刻的情感與思想。」——李奧納德・伯恩斯坦
伯恩斯坦是一位魅力四射、才華橫溢的音樂家,更是美國首位躍上全球舞台的指揮家,在國際上享有巨星地位,同時是傑出的作曲家,創作出百老匯音樂劇《西城故事》、交響曲《焦慮的年代》、合唱樂曲《齊切斯特詩篇》、《岸上風雲》電影配樂等等。
這系列講座展示了伯恩斯坦廣泛的音樂興趣,讓人瞥見傳奇人物伯恩斯坦的仁慈、溫暖、智慧的光芒、精湛的演講能力和幽默感。「伯恩斯坦哈佛六講」是其職業生涯,以及調性音樂討論、大眾音樂教育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