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 Distance |
---|---|
Loading... |
這部文字學的作品是將《說文解字》的序文做爲依據並從邏輯性的觀點分析了「六書」與「古文」所含涵著的意義。書中溯源的解明了古聖倉頡是依據自然界中「陰陽法則的規律」精心制定了「六書」這一部巧奪天工的教育體係,以及「古文」這富有創意的文字結構。六書是以古文做爲道德教育的媒介,陳述了爲人與處世的重要。六書可稱是中華文化中「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舉世無雙與精整的造字法典。它更是我們在文學方面應當珍惜的寶貴資產。
本作的內容共有上下兩冊。上冊分析和說明了古文的造字結構,下冊講解和詳述了六書的教育體係。在篇幅中也繹解了六書的六項理則之間環環相扣的互聯關係。這也許就是我們中華文化中的重要斷層。
讀者必能識意到六書與古文的完善體係和巧妙結構並可從中啟發對生命意義的思維。書中的學術內容將給予讀者對文字有耳目一新的認知。願與大家共同學習並一同發掘中華文字中更微妙的內涵。
【作者簡介】
作者陳維松,筆名普通,是六十年代土生土長的新加坡華人。先父的祖籍是中國海南省文昌市文城鎮邁號村人。作者是位退休的軍人。喜愛對事物係統性的探討和研究。深信平易近人的互相尊重和關懷就是生活中的樂趣所在。
作者認爲在小學和中學時代的華文教育給予了他寫作這部作品的重要根基。工藝學院畢業後在軍隊任職的期間,軍團所給予的學習機會和教導更增進了他對團體社會生活的深切認知。他更認定生活就是學習與認知的甬道,而敬業樂業的專業精神就是在職責上重要的指標。
作者在好奇心的牽引下對文字研究的濃厚興趣也引發了他對生命理學熱忱的探討。這部《中華文字的故事》是他歷時二十五年光景精心傑作的第一部作品,來與大家分享並共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