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河遺誌

ebook 九歌文庫

By 楊慎絢

cover image of 廢河遺誌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oading...

林榮三文學首獎重磅出擊!獲評審一致好評!

以「割地換水、開水換地」對照當今台灣,似真且幻,譬喻毫不僵化

──作家 平路

大開大闔,文字緊湊、具魅力,在真真假假間,最能代表台灣假造的繁榮背後,暗藏諸多問題。

──加大聖地牙哥分校台灣研究中心主持人 廖炳惠

前所未見的開創性題材、開闊的格局與視野,篇幅不長,卻不著痕跡地兼容了生與死、漢民與原住民......等參差對照,讀來令人感動。

──台大台文所所長 梅家玲

由林榮三文學獎首獎《廢河遺誌》延伸而成的同名小說,作者楊慎絢以北台歷史為主、一場尋金夢為輔,疊構出虛實交錯的精采內容。全書以〈雙城浮影〉、〈福爾福斯.基隆河尋金〉、〈廢河遺誌〉三篇幅為主要核心,巧妙貫穿十七世紀的歷史人物林布蘭、十九世紀的虛構人物福爾摩斯,以及二○○四年一場洪水,在時間架構上,呼應北台發展史,空間架構則透過小說鋪陳與對各年代之架空想像,替北台歷史及人與大自然之緊密,做出論述。

──雙城浮影

獨坐畫室角落,林布蘭透過燭火,畫下未來將震古鑠金的《夜巡》。然而在他下筆之前、在那條踽踽獨行的路、在他幽暗的印刷工房中,藏著一幅學生麥修斯寄來的航海地圖。這張圖串起了麥修斯與林布蘭的生命,為兩百多年後,東方與西方的神祕交流帶來了預告。

──福爾福斯.基隆河尋金

一八九○年,福爾摩斯在牛津大學的魚類標本裡找到金塊,採集地點是「福摩莎.淡水」,興致昂昂展開一場尋金之旅。與傳教士馬偕於淡水重逢後,福爾摩斯找出藏在偕醫館的古地圖,循線走訪紅毛城的地道、大龍峒山的石室、荷蘭船長的藏寶箱、基隆河苧子潭的金沙,並受畢麒麟與李先得之助。就在福爾摩斯即將破解藏金之謎時,竟遇見宿命大敵......

──廢河遺誌

基隆河畔,豪宅建地挖出人骨。廟公老蒲欲做基因鑑定,建商卻將人骨隱匿。建案預定地鑽出一窩活蹦亂跳的土虱,預告颱風將臨。中元前夕,狂風暴雨捲為洪水,建商卻還在辦公室內將拼湊人骨,欲假造古地契......

身兼醫師與寫作者,楊慎絢服務的醫院便在基隆河流域,臨床的經驗加上對自然地理的愛好,使他感受生命的脈動能以河流譬喻:醫療工作者擷取到的疾病表象,僅是河流的斷面,如果能夠溯溪,便能挖掘更龐大的疾病史。而河流彷彿人體動脈,當百年洪峰引爆脆弱管壁的堤防潰決,一如腦溢血造成城市的癱瘓。於是楊慎絢運筆十年,終於完成《廢河遺誌》。書中對歷史的魔幻想像、對河流的喻況,一再呼應當今社會。以古諷今,以寓言收尾,使人讀起來暢快淋漓。。

本書特色

本書獲文化部藝術新秀文學類首獎補助

蔡素芬專文作序,作家平路、季季、林文義、莊永明,盛情推薦。

由林榮三文學獎首獎《廢河遺誌》延伸而成的中篇小說,以虛構為表、寫實為裡,相輔相成,看似一場黃金夢的追尋,卻在推理之中帶領讀者穿越數百年之北台歷史。

對本土歷史、文化的運用,不輸日本《鹿男》、《宵山萬花筒》等作品,而《廢河遺誌》可貴之處,是其文學性遠遠超越上述作品。

名人推薦

以「割地換水、開水換地」對照當今台灣,似真且幻,譬喻毫不僵化──作家 平路

大開大闔,文字緊湊、具魅力,在真真假假間,最能代表台灣假造的繁榮背後,暗藏諸多問題。──加大聖地牙哥分校台灣研究中心主持人 廖炳惠

前所未見的開創性題材、開闊的格局與視野,篇幅不長,卻不著痕跡地兼容了生與死、漢民與原住民......等參差對照,讀來令人感動。──台大台文所所長 梅家玲

廢河遺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