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夠強,不怕突然登出人生(A Strong Heart Can Save Your Life)

ebook 北榮名醫教你遠離三高,常保心血管健康(A Doctor's Tips for Keeping Your Heart and Blood Vessels Healthy) · 養生智慧

By 黃柏勳

cover image of 心臟夠強,不怕突然登出人生(A Strong Heart Can Save Your Life)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心臟疾病高居國人「第2大死因」

平均每22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

說是「國民健康殺手」一點也不為過

演員高以翔、小鬼黃鴻升、影帝龍劭華、導演明金成......

演藝圈名人猝逝的消息時有所聞

他們看起來都很健康,為什麼心臟病會「突如其來」?

其實,心臟病是各種危險因子「累積而來」

只是往往被我們忽略

而這些危險因子,都和「生活」有關──

健檢報告有紅字,但身體沒什麼異狀,那我應該沒事吧?

「沒症狀≠沒事」!許多疾病初期都沒有症狀,加上檢測難免有誤差,一旦有症狀產生,往往已經動脈硬化、血管嚴重堵塞。再說,多少人真的拿著健檢報告與醫師諮詢,並做後續追蹤呢?

我還年輕,心血管疾病應該跟我無關吧?

心因性猝死有年輕化的趨勢,第一波心肌梗塞高峰期約落在40歲左右。然而,我國成人有4至7成不知道自己的血糖、血壓、血脂數值已有異常,你可能正是其中之一。

記住:錯誤的健康觀念,比疾病還可怕!

以下6種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你是其中之一嗎?

男性超過40歲,女性超過50歲

有心臟病或腦中風等家族史

三高患者,健檢報告紅字多

有抽菸及飲酒習慣,平日應酬多

常覺得工作/生活壓力大,負面情緒多

運動量少,幾乎不運動

心血管疾病是「不可逆」的病理變化,且容易引發嚴重併發症,不要因為年輕就揮霍老本,更不要因為無症狀就掉以輕心。我們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若不想突然「被登出」人生,就要好好珍惜自己的身體,從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始,健康保本。

無論是自己或家人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身體出現問題,卻不知道如何改善,也擔心門診時不知道怎麼開口詢問醫師;或有心想要維持身體健康,卻不知道從哪裡做起的人,本書都是絕佳的入門書,適合各年齡層與各族群閱讀。

本書將告訴你:

1. 為什麼說心血管疾病是「生活習慣病」?

2. 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心臟衰竭......都是心臟病,有什麼不一樣?

3. 運動心電圖、心導管......這麼多檢查項目,要做哪個好?

4. 只要改變生活習慣,80%的心臟病可預防?!

每章節附「自我檢測表」,快速評估自己是否為高風險族群

聯合推薦

吳其穎/兒科醫師、《蒼藍鴿的醫學天地》創辦人

林幸榮/心臟醫學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洪傳岳/前萬芳醫院院長

許育瑞/仰德集團董事長

陳威明/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

陳雲亮/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顧問醫師

陳適安/臺中榮民總醫院院長

郭家和/《潮健康》總編輯

黃瑞仁/輔大醫院院長

蔡正弘/友華生技董事長

謝震武/律師、電視主持人

蘭萱/資深媒體人、《蘭萱時間》節目主持人

(依姓氏筆畫排序)

心臟夠強,不怕突然登出人生(A Strong Heart Can Save Your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