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感受力

ebook 打造自我風格的日常練習 · Advice

By SHOWKO

cover image of 培養感受力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日本京都傳承330年的陶藝名家,打磨內心的方法

觀察X整理X轉換觀點X保持好奇心X下決定

在五大生活習慣下工夫,提高生活解析度

適合自己的事物,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

對自己的感覺,能讓自己喜歡上的事物......

這些,全都沒有正確答案。

能夠感受到這些無形的價值,

並且有能力選擇沒有正確答案的事物,就是感受力。

「感受力」不僅是「品味好」,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擁有感受力代表著相信自己、珍愛他人,堅持選擇自己人生的基礎。從一日三餐、居家環境,乃至工作與人生的方向,我們每天都面臨各式各樣的選擇。如果缺乏感受力,便只能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地選擇那些可能並不適合自己的事物。

作者透過「觀察」、「整理」、「轉換觀點」、「保持好奇心」、「下決定」五大習慣,介紹能讓你的培養感受力的準則。

【觀察的習慣】:細心捕捉日常生活的變化和特別之處,藉此擴增資訊量

透過擴展視野範圍、光腳走路等方法,加深對周遭環境的敏感度;

藉由語言、感知聲音與味道的細節,進一步豐富觀察的層次。

感受季節與自然變化;甚至在外食時觀察器皿和店家陳設,都能成為創造力的來源。

【整理的習慣】:保持空間和心靈的清明,擺脫困惑,做出有意義的選擇

外在從整理錢包、居家環境開始,維持整潔的環境,提高工作效率和思考能力;

同時減少不必要的交際,珍惜與關注自己的時間,培養真正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內在則可嘗試坐禪和冥想,將意識轉向呼吸的體驗。

並可藉由寫日記表達情感,接納自己的情緒。

【轉換觀點的習慣】:用不同角度理解事物,克服主觀和偏見的干擾

盲點經常近在眼前,欣賞藝術作品時可以從創作者的角度出發,重新理解作品的意義。這種方式也可運用在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以俯瞰的方式理解批評,可能會發現其中的啟示。而透過不斷追問自我、質疑常識,更能藉此找出隱藏在內心的真正想法,做出符合內心的判斷與選擇。

【保持好奇心的習慣】:好奇心能擴展感受力的多樣性,察覺更豐富的世界

待人接物時保持好奇心,可讓我們探索不同的價值觀。無論是近在身邊的家鄉土產、不同的日本茶品種、筷子使用方式與吃飯的禮節,以好奇的眼光重新發現其深層的意義;與人相處時亦然,保持好奇心和愛情對待彼此,選擇長久珍惜的關係,都有助於提高感受力,並改變看待世界的方式。

【下決定的習慣】:相信自己的感覺,培養的決斷力

每天都讓自己做一些小小的決定,累積成屬於自我的軸心,並藉由克服自卑感、找出「不想做的事」,慢慢了解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在「人生一百年」的時代,我們需要思考未來、對所有選擇負責,自主地生活下去。

培養感受力並非一蹴可躋,必須透過每天累積的習慣。作者藉由反思「感受力」這個抽象詞彙的意義,並提出一系列習慣幫助我們培養感受力。只要憑藉感受力面對未來,即使遇到挫折也無須為此擔心,這些經歷都將成為自信的養分。

本書特色

作者是一位出身京都的陶藝家,也是一位單親媽媽。他憑藉自身的專業、經驗,以49個小習慣,讓人在日常中學習培養「感受力」的能力,藉由這些練習,那些看似稀鬆平常的日常茶飯事,都能成為怦然心動的美好事物。

培養感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