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女人

ebook 九歌文庫

By 鍾玲

cover image of 修行的女人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oading...

中央大學人文藝術中心主任、中大出版中心總編輯李瑞騰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單德興

作家永芸法師

台灣大學外文系退休教授高天恩

作家鍾文音

感動推薦!

逃家出家修行女子的傳奇故事,燒燙了每個人的心

從比丘尼第一人到當代,勾勒修行的女人的平生風景,

以細筆刻鑿驚心動魄的人生,探尋淚光閃閃下人心歷經的千迴百轉。

集學者與作家於一身的鍾玲,深度刻畫中國佛教由古至今二十六位比丘尼艱苦卓絕的修行故事,另收入一篇當代女子修習道家的山中傳奇。

她以嚴謹的學術訓練考據古書,爬梳兩千多年的歷史,融入師隨千佛山白雲老禪師學佛的經驗,發揮創作的感性與想像力,在史實的基礎上,用小說的創意筆法添磚加瓦,讓歷代比丘尼波瀾跌宕、高潮迭起的一生躍然紙上。從四世紀初西晉的第一位淨檢尼師,到清末的了定尼師,生動描繪十八位古代尼師可歌可泣的傳說;再由一九一一年民初寫到二○二三年當代的七位法師,並細緻描摹兩千五百年前佛陀收的第一個比丘尼弟子大愛道,以及一九九○年代一位女子到台灣的山中學習道家修煉的故事。

全書三十二篇穿梭在史實與虛構之間,單篇讀來是精采絕倫的短篇小說,貫串來看,是有助理解佛教發展脈絡與女性修行者史傳的重要文本。佛教傳入中國初期女子出家無門,因為授具足戒的儀式必須有多位比丘尼戒師,而中土的比丘都是男眾,四世紀的淨檢尼師和五世紀初的僧果尼師都面臨這種困境,她們如何正式受戒呢?古代女子在家庭與社會的抵制下出家不易,比如四世紀的明感尼師原是當家大夫人,歷經被綁去山寨十年驚心動魄的劫難,後以堅韌的心智向丈夫和家族爭取到出家。五世紀的曇暉尼師幼年已有愛慕她的未婚夫,她想方設法偷偷逃去寺院。清朝末年美人尼師了定,十七歲嫁入高門,後來拋開蒙受的不白之冤遁入空門。民國以降,從雲遊世界的清貧女畫家到創辦華梵大學的曉雲法師、剃度出家的大學校長隆迅法師、在巴西為佛教拓土開疆的覺誠法師等人,在在寫下璀璨動人的篇章。

鍾玲以編年作傳,靈活運用小說手法,勾勒出輾轉於各地的二十七位修行的女人的平生風景。她深情卻節制的行文,細筆刻鑿立體鮮明的人物圖像,鋪陳古今時代的氛圍,探尋淚光閃閃下人心歷經的千迴百轉。本書是修行入門的引路燈,更是扣問心靈的啟示錄,讀著故事,彷彿佛來,佛在,拈花微笑。

本書特色

  身兼學者與作家的鍾玲,考據古書史料,增添小說的情節與人物塑造,結合學佛多年的經驗,以小說形式,娓娓道來歷代比丘尼和一位入山學道的女子的傳奇故事。

名家推薦

  身為學者∕作家的鍾玲,一方面善用多年的學術訓練蒐集資料,斟酌取捨,另一方面運用長期的創作經驗,將素材排列組合,踵事增華,在不背離史實的原則下,發揮小說家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將史料轉化為小說創作的元素。她並透過將比丘尼傳統溯源到佛陀時代的大愛道,也就是撫育佛陀成人的姨母,來向兩千五百多年來艱苦卓絕、精進向道的女性修行者表達崇高的敬意。──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單德興

  鍾玲自己也是「修行的女人」,她在家修行,在任何工作或活動的場域修行,寫《修行的女人》是她行佛的一種方式。當全球女力崛起,這本書將成為一面鏡子,映顯佛教世界曾經出現過的諸多比丘尼現象,提醒我們男眾女眾理當平等,一切不合時宜的陋習惡規都必須消失。──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李瑞騰

  《修行的女人》這本書,有歷史、有學術、有注釋,又有小說式的作者心意在其中。──永芸法師

  這本書裡,她爬梳兩千年的中華歷史,從中土第一位尼師,西晉的淨撿開始,直至當代的曉雲法師、隆迅法師為止,兼顧各個時代的歷史背景、政治與社會情況、以及每位比丘尼師個人的生命細節,及其內心經歷過的千迴百轉。結果,就寫成了一部震聾啓瞶的中華佛教「空行母」傳奇。──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高天恩

  每個女子都燒燙著我的心。

  凝鍊深情之筆,將筆墨流向修行的女性,逃家出家,立斷世俗,行過佛陀夢土,像擲入火爐的鐵,等待鑄劍開悟,了脫生死。

  修行者的她方,如此豐饒,如此可歌可泣。──作家鍾文音

修行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