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哈林島行旅

ebook 俄國文學巨匠契訶夫唯一一部旅行報導文學

By 安東.契訶夫

cover image of 薩哈林島行旅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Libby_app_icon.svg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app-store-button-en.svg play-store-badge-en.svg
LibbyDevices.png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oading...

著名小說《六號病房》背後的一場世紀考察

「跟隨契訶夫一步一腳印,進入他的思緒,啟程走這一遭人間煉獄的歷險,時刻深思此書所帶來的種種問題意識與人文關懷。」—中研院文哲所副研究員 陳相因

 俄羅斯國立聖彼得堡大學語言所俄國文學史系碩士/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斯拉夫研究系與東方研究系兩系博士/中研院文哲所副研究員 陳相因 專文導讀

 契訶夫生涯唯一一部非虛構作品

「十九世紀最好的報導文學」——紐約客(NewYorker)雜誌

  薩哈林島(另譯為庫頁島)是北太平洋上介於韃靼海峽和鄂霍次克海之間的一個長條形島嶼,四面環水。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起,俄羅斯帝國把它當作是罪犯無法逃脫的天然監獄,將成千上萬的政治犯和刑事犯流放到這裡,從事苦役勞動。

  一八九○年,契訶夫決定前往薩哈林考察,他參觀監獄、和苦役犯談話,記錄了近一萬個囚徒和移民的近況,甚至目睹了死刑和種種酷刑,深受震動。三個月後,他回到莫斯科,花了三年的時間,寫出《薩哈林島行旅》。

在這裡,一切都如同他的景色一般,蕭瑟且孤寂

  這一趟旅途改變了契訶夫此後一生的創作方向,也為世界的人對於沙皇政權、薩哈林島帶來更深刻的理解,直到現今也是最重要理解薩哈林島的來源。

  契訶夫一生中極其重要的令人難忘的作品,對後來的作品和俄羅斯社會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國內推薦|

俄羅斯國立聖彼得堡大學語言所俄國文學史系碩士/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斯拉夫研究系與東方研究系兩系博士/中研院文哲所副研究員 陳相因 專文導讀

《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作者 陳力航——掛名推薦

|國際好評|

「契訶夫的《薩哈林島行旅》是十九世紀最好的報導文學。」—紐約客(NewYorker)雜誌

「契訶夫的抒情與自然主義衝動之間產生的張力,寫作出始終引人入勝的敘事」—獨立報(TheIndependent)

「《薩哈林島行旅》永遠不會讓《櫻桃園》黯然失色,但它同樣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傑作。」—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heTimesLiterarySupplement)

「作為一部文學作品,《薩哈林島行旅》是一部內斂、凝重、不帶感情色彩的散文傑作...但整體影響卻令人難以忘懷」—觀察者報

薩哈林島行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