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商學的刀剖析藝術的牛

ebook 丁禾藝術孵化實驗室

By 林丁禾

cover image of 用商學的刀剖析藝術的牛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商界菁英最愛的藝術講座,讓您渾身是藝術。

用30年的藝術觀點,讓您秒懂藝術。

本書希望以藝術孵化為主旨,貫穿全書的論述與分享。

我希望能夠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討論藝術價值的本質。

藝術課程結合商學思維和科學視野

讓藝術成為每個人生命中活用的一部份是我們的使命。

活出藝術,找出每個人的獨特價值。

為什麼學習藝術色彩,印象派是最好的途徑之一?

塞尚為什麼是現代藝術之父?他發現什麼?為什麼這麼重要?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為什麼背後都科學觀點?

畢卡索成名代表作<亞維儂少女>為什麼重要?非歐幾何是什麼?

杜象的小便斗為什麼成為20世紀後半,西方藝術專家公認是最重要的現成物?杜象還成為當代藝術之父!

觀念藝術的創作材料是「訊息」。如何掌握「瞬息萬變」的當代社會現象成為創作材料?

行為藝術其實就是「信用」的藝術?如何用運用它來為生活創造價值?

安迪沃何說:「商業藝術乃是藝術家的下一階段,賺錢是藝術」。為什麼我說:「是的!賺錢是藝術」?

波依斯提倡「社會雕塑」,哪什麼是社會雕塑?為什麼說人人就是藝術家?

重新定義,找到對接的異場域碰撞。為什麼藝術思維既是富人思維?

人生在追求什麼?為什麼藝術是一門通往自我實踐的科學?

|六城市EMBA心靈領袖讀書會總會長陳國文

|京桂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劉月桂

|正觀藝術畫廊藝術總監林文娟

|時承醫養集團&時兆創新董事長林玟妗

──聯合推薦

【出版序】出版總策畫時兆創新時傳媒文化事業體創辦人林玟妗

我常常在丁禾老師的藝術專業群組裡,和六城市EMBA心靈領袖讀書會中,分享到非常豐富的藝術觀念,藝術的新思維。

在他的實驗室裡更從底層邏輯,到世界藝術史的脈絡,延伸至現成物、觀念藝術及行為藝術的系統架構,看到傳統藝術如何在年輕的一代青創企業者,翻新藝術的創新價值,與不同思潮連結,形成跳脫框架的新觀念。

藝術,一直在社會上扮演著上流社會美學的品味風格,從古典藝術到現代藝術,透過藝術家們對材質的掌控與天賦,把每一個時代跨越時空和想像的限制而流傳於世間,蘊含歷史生命美感與價值。在「丁禾藝術孵化實驗室」的新書中,重新注入不一樣的詮釋空間。他非常細膩地的把學來的藝術邏輯系統化,科學理論與根據,加上商業的思維和運作,讓讀者可以深入淺出地隨著他的引導,走入一個親民平實而垂手可及的生活領域裡,創建藝術視野帶來的提升與高維能量互動的震盪頻率。

更讓藝術不再距離遙遠,倒是可以在未來的生活中扮演著與人生密不可分的層次感,品味著完美的藝術靈動與視覺,又可應用於商業中,實現個人的理念與內在升級。

期待「丁禾藝術孵化實驗室」帶著您轉化一個新的思維,跟隨他用不同的藝術基礎架構,走一條自由的人文欣賞之路,也體驗如何從形而上的美術藝術框架,透過商業藝術與社會雕塑,學習通往自我實現的新價值。讓典藏的欣賞品味,可以帶出精練的極簡風格,反璞歸真,來閱讀一個顛覆傳統想像的商業藝術學吧!

【作者序】林丁禾藝術孵化實驗室創辦人

很開心完成這本書的出版,感謝這段時間在生命中所有出現的人事物,美好的大家促使我把這本書積極出世,這本書也是標示著個人生命歷程的里程牌,也真心希望對我們的社會有所幫助與價值創造。

兩年前,我做了「基因檢測」。項目分成「先天生理」與「後天栽培」兩大項。在後天栽培方面,特別一提的是,「抽象思維」顯示是高級的,這對照了為什麼我會對「藝術思維」的領域研究感到興趣,除了剛好我所學的是「藝術」與「商學」的跨域連結,這似乎是冥冥之中成為我運用「天賦」不斷地在實踐的願景與使命。

30年來在藝術領域的學習與觀察中,讓我逐步體會藝術史的本質是協助我們鍛鍊「藝術思維」的潛能開發,通過藝術鑑賞,連結「內在美感」、「想像力」、「創造力」,進而轉換至各個產業之中去發展的創新與可能。

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即進入了高維的競合時代,呼應愛因斯坦所言「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更加顯化。一切來自「藝術」源頭的延伸,進而讓生活師出有名。長久來說,重視藝術史,也就是重視一個國家長久的品牌發展,而且可以照應到各行各業。國際上非常多的例子,一如蒙德里安構成三原色的藝術創作,已是荷蘭國家品牌識別之一的延展,世界各國都有蒙德里安的粉絲,他的藝術對室內設計,產品設計,時尚,建築,極簡藝術...等等各領域的影響甚鉅。

現代主義藝術於1960年代左右已大致發展結束,代而興起的是「觀念藝術」,「行為藝術」,「現成物藝術」......等等後現代藝術發展中的要角。21世紀的今天,「AI生成圖像」逐漸可以勝任許多形式主義藝術的表現。因此,人人未來將要有升級我們意識的維度,而「意識創造」也是後現代藝術創作的主軸,這也是本書中所要談述的重點。

先說一下,所謂「藝術」的核心即處理「想像力」與「創造力」的道法術器。以下說明:

「道」──藝術的本質,如藝術的體驗與邏輯。

「法」──藝術的脈絡,如美術史的研究,音樂史的研究......等。

「術」──藝術的技術,如明暗法,雕刻法,譜曲......等。

「器」──藝術的載體,如畫具,雕刻刀,樂器......等。

進一步來說,我們可以從這樣視角來了解「當代藝術」的道法術器:

「道」:重新定義的想像力

「法」:去中心化時代的無限脈絡。

「術」:一切領域的技術與技法。

「器」:各種領域的載體,即現成物。

另外,我們現在在生活、展覽與媒體上也看見「藝術×商業」、「藝術×科學」、「藝術×邏輯」與「藝術×生活」等等許多藝術跨界的乘法與社會的實踐。這當中討論現代與當代藝術,以及探索藝術本質的終極方向,與每個人生命意義對於創作概念的連結,所以在此也列舉以下幾本書,我這次出書也期待與之呼應,如下:《美意識》2018出版、《用藝術力突破商業瓶頸》2020出版、《邏輯式藝術鑑賞法》2021出版、《商界菁英的六堂藝術課》2022出版、《令人腦洞大開的藝術思考法》2023出版...等等。

今日此書的完成,要感謝非常多的貴人,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彼此在不同領域與角色擔任中,發揮同頻共振,使命連結,共同一起為「藝術入世」的理念進行實踐。在此特別感謝,京桂藝術基金會給予許多寶貴建議、在六城市EMBA心靈領袖讀書會中與各產業專家與企業家不斷地交流、在正觀藝術擔任藝術顧問,實踐中成為最有默契的藝術推手、在寰宇商務平台連結高端人脈資源,彼此豐盛交換,在BNI商務引薦平台成為不斷優化的商務人士......等等。

最後,感謝您對本書的閱讀與支持,由我誠摯地帶您從「藝術孵化」的視角來探索我們這個可以一切都是藝術進而奇妙的美好世界。

【精彩摘錄】人一生必上的一堂藝術孵化課

中學、大學的美育養成

回憶起國中時期,我進入了美術實驗班,開始接觸台灣完整美術教育。在30年前的美術教育中,教育目的大部分仍然以升學為主,那時我學習畫素描、水彩畫、水墨畫、版畫製作和書法等術科的技巧,然而在學業上仍面臨著許多學習成績的要求。

按照升學主義的道路,我順利進入了高中美術班,這讓我進一步探索和精進美術的技法。我們老師還會邀請剛從國外留學歸國的大學美術教授到美術班級上進行演講。這些演講讓我從幻燈片中逐漸接觸到國外關於「後現代藝術式」作品的型態,不過,實際上我對於這種國外藝術創作的形式仍然理解有限。由於當時課業仍非常繁重,所以我還是以準備升學考試為主要目標。

1997年,考上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現為台灣藝術大學)的雕塑學系(註0-1)。進入學院後,我開始接觸更多的藝術技法課程,尤其是從過去的二維平面美術學習轉向了三維立體的雕塑學習。此外,我還修習了更深入的藝術史課程,並接觸到許多學成歸國教授傳授哲學式的美學,以及現代藝術理論的課程,這擴大了我對藝術的認識和理解。

在大學期間至畢業後,我曾到多位知名雕塑家的工作室或公司擔任工作室助理和石雕工程師的角色,參與並協助處理公共藝術工程相關的工作。

轉換領域的契機

由於台灣的分科教育體制,以及我養成過程中專注於美術教育的領域,不過那時我一直有想就讀中學普通班的想法。回想我以前對物理學也相當有興趣,但美術班歸屬於文組,所以與升學無關的科目變得相對不是我會投入學習的方向。

長年以來,對於這樣的想法持續在我的思考基礎上,加上在2000年後,台灣政府意識到文化與產業發展的關聯性,並開始順應國際潮流,探索文化創意產業的可能性,並制定相應的法案。當時,親弟林華庭從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畢業後在銀行擔任儲備幹部的職位,當時與我交流了關於藝術與商業結合的想法。在他的建議和安排下,我終於在2005年開始了商管領域研究所的準備。

在2008年,我終於考上了國立政治大學科技與創新管理研究所,現為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註0-2),成為商學院的碩士生,這標誌著我將跨越不同領域人生道路的開始。

在商學院研究藝術

我特別喜愛經濟學,因為它可以用非常有邏輯...

用商學的刀剖析藝術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