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六千年史

ebook 見證人類最巨大的發明如何帶動文明的發展

By 班‧威爾森

cover image of 城市六千年史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城市,是人類最巨大的成就,形塑人類的文明。

當2050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時,我們的城市生活將變成什麼模樣?

本書已售出韓國、越南、巴西、荷蘭、德國、義大利、西班牙、俄羅斯等25國版權

作者班‧威爾森曾榮獲毛姆文學獎

譯者李易安曾獲台灣卓越新聞獎,並入圍亞洲出版協會(SOPA)新聞獎

從世界第一座城市烏魯克起始,帶你綜覽羅馬、巴格達、呂貝克、倫敦、洛杉磯、上海等26座城市的誕生與衰落、過去與未來,展示人類與城市共通的命運。

□適應氣候變遷的印度,5000年前就有沖水馬桶,普及率比現在還高!

□城市生活等同於享樂,喜歡沐浴的羅馬帝國,軍隊所到之處就是蓋浴場!

□「城」也戰爭,敗也戰爭,二戰後華沙市民只用了7年就恢復城市大部分的樣貌?

我們天生就是「城市動物」

人類聚集一起的習性造就了城市生活。但在上個世紀,曾有人以洛杉磯郊區化為例,認為汽車與網路將能帶我們遠離城市,21世紀的Covid-19也讓我們以為遠離城市的時刻已然到來。但事實上,每一天都有20萬人移居都市,到了2050年大部分的人都將住在城市裡,我們終將難以過上遠離城囂的田居生活。

城市的超強適應力

今日我們面臨的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等問題,以及過去兩年的疫病大流行,其實歷史上許多偉大城市都曾遭遇過。面對這些問題,本書作者認為正是匯聚高密度人口的城市,才能催生出創新迎接挑戰。比如19世紀的疫病流行,便促使土木工程、衛生措施和都市規劃的發展。且密集性的城市居住方式,也更能減少與大自然的衝突。透過向過去六千年的偉大城市學習,也許我們更能找到未來城市應該有的樣貌。

6000年來的偉大城市文明

城市的出現造就需求、激發創意,帶動文明的腳步。西元前4000年,世界第一座大城市烏魯克,因人口聚集而產生主管法律、稅收等行政管理階層,也有宗教性建築和先進的灌溉系統。西元前3000年的印度,因應河流改道與氣候變遷,城市居民建造了節水系統。堡壘頂部也有蓄水池,根據需求利用重力輸送到地勢較低的城區。這些發明也促使印度河流域的城市家家戶戶都有「沖水馬桶」。西元前1世紀的雅典為我們示範了人類歷史上成功城市的共有點,不斷移入的外來人口帶來創造與活力。西元1世紀羅馬城人口破百萬,6世紀起城市文明轉往亞洲發展,巴格達匯聚全世界的財富、美食還有知識,直到十三世紀遭蒙古人毀滅後,城市文明才轉由商業城鎮取代。而此時冉冉升起的呂貝克即是中世紀商業勢力凌駕政治權力的結果,也是後世新加坡與香港等商業中心的典範。

身處巨型城市的時代的我們

21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將是奈及利亞的拉哥斯,人口預計達到4000萬。這座1999年才發展起來的城市,目前由無數違章建築和數百萬生意人組成的微型經濟體運作著,也正以極快的速度讓我們見證人類從無到有建造城市的能力。進入巨型城市的時代,如何與自然環境共處,如何管理超級城市的生活成為現代人的課題。我們必須與過去數千年來的城市人一樣,以創造力和臨機應變生存下來,並對大環境作出回應。而人類六千年的城市史,便為我們示範了人類的下一步。

好評推薦

一項巍然的成就......閱讀這本書就像初次參觀一座令人振奮的城市,令人炫目又使人疲累,有時則兩者兼具。──《華爾街日報》

威爾遜帶領我們參觀了二十多個城市和數千年的歷史......本書是一個大膽的嘗試,引人入勝的閱讀之選。──《紐約時報書評》

這是一首對城市和國際化生活的頌歌......威爾遜是博學、有創意的文明史向導。──《時代》雜誌

歷史學家威爾遜做了廣泛的調查,探討過去六千年來城市的崛起如何塑造了人類歷史......他是一位和藹可親且博識的導遊,書中積累了許多引人入勝的知識和分析。坐在家中的讀者將受益匪淺,並感到愉悅。──《出版者周刊》

信息豐富且易於理解。對於尋求全球視野下世界各大城市影響的歷史和公共政策讀者而言,這本書非常有價值。──《圖書館期刊》

在本書中,威爾森提醒了我們,大都市的脆弱.......但他也出色地闡述了讓都市繁榮的力量。——《金融時報》

威爾森徘迴於多座城市之中,跨越了數十個世紀,將各種歷史數據、史料、軼事和藝術完美交織在這本書中。——《明星論壇報》

城市六千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