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厭男

ebook Vision

By 寶琳.阿芒熱

cover image of 我,厭男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法國現象級圖書】

不委屈、不隱忍,憤怒有理──

重建秩序的時候到了!


「厭男」不是厭惡男性,

而是鄙視,且受夠男人野蠻地

躺在特權中坐享其成。


厭男不是性別歧視,而是對「厭女」的回應。

法國現象級圖書,《紐約時報》、《泰晤士報》、《獨立報》、《Elle》、《每日郵報》......各國媒體強力推薦!

一本被全球男性群起撻伐的振聾發聵之作,已授權超過20國外語版本。

沒有艱澀理論,有的是不再甘於「低男一等」的態度與自信。

在法國首印量只有450本的小冊子,卻因書名引發「性平委員會」男性官員強力反彈、各國媒體爭相報導,讓作者成為千夫所指的箭靶。


他們說教,或者索性對我們極力要說的充耳不聞。

他們開著自以為無傷大雅的性玩笑,

絲毫感覺不到自己造成了傷害。

當他們偶然福至心靈去接一次小孩、打掃一次家裡,

便被捧為完美人夫。

當他們被指責為厭女時,便急於辯駁:

「我?性別歧視?!我家裡可是有一個老婆、兩個女兒、兩隻母貓的呀。」......


獨家爆炸新聞來啦:人類世界裡不是只有男人!

「所有女性都應該停止自我貶低。每當陷入自我懷疑時,一定,一定要問問自己:如果換成一個普通男人,他會怎麼做?」

從媽寶男、男性說教、#MeToo運動,到異性戀框架、家務分配、女性間的團體情誼,作者以犀利、金句百出的觀點,佐以廣大女性都曾切身體會的日常經驗,闡明自己「厭男」的原因,以及自古以來,因父權導致的性別歧視與不平等現象。

藉著本書,她要為深植人心到近乎洗腦的父權社會除魅,也向女性喊話:不要再為自己無法成為聖母或是「神力女超人」而自責了,我們應該允許自己像個正常人類一樣,擁有瑕疵和缺陷。


//

「人們常常混淆憤怒和暴力,其實這兩者並不總是相關。

遭到歧視後爆發的憤怒,

與男人羞辱、強姦和殺害我們時的暴力程度根本沒有可比性。

擺脫溫柔平和、甚至近乎被動的女性角色束縛,

積極要求男性改善自我,這對我們才是最有利的。

為此,我不再急於向任何人澄清:

不,我不是真的厭男,我只是在幽默地開玩笑。


我不想再浪費時間和精力去裝出一副溫柔熱情的模樣了。

我或許根本就不是那種性格的女人......

而且說到底,不溫柔又有什麼大不了的。」


──寶琳.阿芒熱


//


國內外作家、媒體強力推薦──


諶淑婷(文字工作者)專文作序

李欣倫(作家)、盧郁佳(作家)聯手推薦


禁止女孩學習表達憤怒和使用暴力,就是在充斥男性暴力的世界裡剝奪了她們正當防衛的機會。──盧郁佳(作家)


我相信本書能給「厭男」者極大安慰,沒錯,我們不用假意掩飾,我們正是因為努力實踐女性主義,所以難以無視男人的平庸與自大。──諶淑婷(文字工作者)


一本女性主義的離經叛道之作......證明了厭男如何為姐妹情誼開闢了空間。──Monstrograph出版社


《我,厭男》觸動了社會的神經。面對性別歧視和性別暴力,作者提出了一種更為直白的應對方式。──《紐約時報》


熾熱激情與冷靜克制並存的傑作。──《泰晤士報》


打響了反對性別歧視的又一槍。──《泰晤士報》


大快人心......是對女性和女性力量的堅信不疑,是對自由解放的真誠呼喚。──《獨立報》


詳細地闡釋了占全球人口51.9%的男性為何惹人生厭。──《每日電訊報》


一本令人振奮的小書,一口氣讀完。──《解放報》


交織而團結的女性情誼綻放出愉悅人心的力量。──《Elle》雜誌


《我,厭男》中的論述一針見血,並不過激也不粗暴,當代女性主義的熱議話題,如父權制、精神負累、#MeToo運動和女性的連結等都有論及,延續了蕾蓓嘉.索尼特等女性主義作家的一脈。──《新觀察家》


其引發的爭論不僅聚焦於性別問題......波西米亞式風格,言詞直率,承繼了波伏瓦、柯萊特等女性主義者的思想......激烈譴責了男性暴力、特權及其對女性的壓迫。──《每日郵報》


討論性別議題,但不僅限於此。──國際線上雜誌《PopMatters》


《我,厭男》提醒我們,如果僅靠禮貌的請求,女性主義先驅們無法做成任何一件事。──《i》小報

我,厭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