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好好愛動物

ebook 寶島收容所採訪錄 · 文學森林

By 馬尼尼為

cover image of 今生好好愛動物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在這裡,我們已經不會說貓或狗「好可愛了」。

「讓狗狗學會坐下、握手,模樣很可愛就會被領養。」

這些話,我一直到當志工後才真正了解......


台北文學獎年金類‧金鼎獎文學圖書獎‧打狗鳳邑文學獎‧鍾肇政文學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得主

馬尼尼為挑戰自我紀實報導新作

兩年間親自採訪、記錄、成為志工,寫下收容所裡的員工、志工、動物們的真實處境


你知道嗎?

□台灣一間收容所裡有1000隻貓狗。

□收容所的動物被關在籠子裡,每個籠子裡住了4~8隻狗、貓。

□在收容所裡,狗一週出來一次已經很好命,貓更完全沒有所謂的出籠放風。

□台灣所有收容所幾乎都在「垃圾山、資源回收廠、水肥場」旁邊。

□收容所裡的貓狗每天吃一樣的、不在市面上販售、成分不知真假的飼料。

□這裡的貓狗跟家貓家狗不一樣,牠們「受過傷」,需要更多耐心與愛心......


「這一年來,我關注動物議題、讀了很多動保書。因為讀了書,我心裡很清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意思是,面對他者的苦難,不要視而不見、不要旁觀,至於能做什麼、做到了什麼,就量力而為。我把這些東西寫出來有用嗎?有用嗎?我問過自己千百萬次。」──馬尼尼為



最稱職的愛貓人,最誠實的書寫者──馬尼尼為

實際採訪收容所志工8人(年資2~13年)、工作人員4人(年資0~9年),田野訪談共29次。


馬來西亞出生的作家馬尼尼為,在台北居住二十年。她說,每次讓她返鄉後再回來台灣的動力,就是貓。她是最稱職的愛貓人,或者俗氣點說是貓奴。正因此,透過她愛動物的眼,她對台灣動物心生一股好奇:台灣人很愛養貓狗,為什麼?台北的街上幾乎看不見貓狗,牠們去哪裡了?原來是去了收容所!那麼,收容所裡又是怎樣的景象呢?動物在裡面的一天是如何過的......

因為愛貓,馬尼尼為開啟了這段台灣動物收容所的探訪之旅。

從草擬計畫、申請國家補助、親自進入收容所採訪志工及工作人員、實際領養貓狗,到最後直接加入志工的行列......她看了無數動物之死、官僚體系的腐化、人們對動物的傷害、棄養的殘忍、法規的侷限等等,她決定將這些真實事件寫出來,為不會說話的動物發聲。

「這是一本用生命換來的書──這樣講也許有點超過,但卻是我做了這麼多書,第一次感覺到難。這本書不是坐在家裡就會生出來的。我沒去算,也許在外面的時間多過在桌子前面對的時間。生命,指的是時間與汗水。這生命不光是我的,更是所有寫進去的志工的生命。我不想用『改變了我的人生』這種話,但我確實因為做這本書,從零、到溢出一百的心理與身體經驗。

「有時我看著一屋子的書,和那些活著的動物相比,有人再問我寫詩的事、沒有靈感的事,我就會想說,去領養、去照顧一隻動物吧,不要再想自己的事。鄭重誠摯感謝所有匿名接受採訪的志工及工作人員。以及在他們背後支援、支持的人類和寵物。」──馬尼尼為

這本書中,她集結自己在台灣收容所的經歷、訪談、觀察、親身體驗,以文字與逾150張畫作完整呈現。期望更多人能看見動物在收容所裡的真實狀況,致力改變,讓台灣的貓狗擁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本書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臺灣書寫專案」補助※

今生好好愛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