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巨匠和他們的繆斯女神

ebook 與她們相遇,不論出現巨痛或者狂喜,都會激起大藝術家們創作的靈感

By 余鳳高

cover image of 那些巨匠和他們的繆斯女神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傳說中的繆斯都是女性,作家、藝術家與某位女性之間的相處,

不論出現巨痛或者狂喜,都會激起創作的靈感。

這也就是人們把生活中,

賦予作家藝術家以靈感的女性稱為「繆斯」的來源。

法國詩人阿拉貢的繆斯女神艾爾莎──「我將使天使妒忌她晶瑩的翅膀,燕子妒忌她的寶氣珠光」

他在為《艾爾莎的眼睛》所作的長篇序言中所又一次表示的,是由於自己有幸得到艾爾莎的啟迪,才得以從迷茫中覺醒過來,並能「透過妳的眼睛看清世界,是妳使我感受到這個世界,是妳教我懂得人類感情的意義。」也就是在《艾爾莎的眼睛》的結尾所表述的:「在宇宙毀滅、船隻觸礁之後∕會有一個美好的夜晚∕我會在大海的上空看到熱切的∕艾爾莎的眼睛」。

丹麥作家安徒生的繆斯女神珍妮.林德──她是《夜鶯》的原型,真善美的化身

他決心要用最美好的字句來描寫珍妮的歌聲,她那像林中的夜鶯自然地流淌出來的歌聲,湧滿心頭的奔放的情感,和當時的情景相呼應,讓安徒生萌發出創作的熱情,創作出一篇非常獨特的童話。《夜鶯》是安徒生在1943年的10月11日至12日兩天裡完成的。它既是一篇給孩子看的童話,又是一篇引發成人思索的小說。像許多作家常有的那樣,它讓安徒生在作品中重溫和再現了一次不再存在的愛。

西班牙藝術家畢卡索的繆斯女神奧爾迦──「一見到她,就不能忘懷」

奧爾迦平時很少說話,她對畢卡索的畫作也完全不感興趣,更不留意他的創作情況。她既不痴迷於畢卡索的名聲,也沒有立刻被他的執著所傾倒,對這個放蕩不羈的藝術家,她甚至有點討厭。他們長時間在羅馬街頭遊蕩時,她會無緣無故地獨自走開去,把畢卡索遠遠地落在那裡。有一次,慌亂中他還把他關在門外,不讓他進來。這使使畢卡索十分迷惑,甚至感到沮喪:怎樣才能贏得這個女人?

藝術鬼才達利的繆斯女神加拉──「因為擁有妳的活力,才讓我創作出作品。」

他瘋狂地愛上了她,並甘願盡自己的一切。他激烈的愛,甚至使他出現一種他所謂的「歇斯底里綜合症」,例如他說「在散步途中我能摸她的手,哪怕只摸一秒,我的所有神經就會顫抖群起來」。不過達利說,也多虧有加拉的愛,才治癒他這一病態。因為有了她,使他能夠像「中了魔法似的」,歇斯底里的症狀一個接一個地消失,新的健康「像一朵薔薇」那樣在他的頭腦中生長起來。於是,他又稱她為「我的格拉迪瓦」。

本書特色:本書講述外國文學及藝術史上那些文藝巨擘在其一生中所經歷的情感故事,以及與對他們的生活和藝術創作產生過巨大影響的女性的交往始末。

那些巨匠和他們的繆斯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