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困境,近代士大夫與中西文化的碰撞

ebook 洋務派VS清議派,學習西方事物就是漢奸!歷史學家蕭功秦談「中國」停滯不前的根由

By 蕭功秦

cover image of 儒家文化的困境,近代士大夫與中西文化的碰撞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清末是中國歷史上最血腥、痛苦的一段歷史,

封閉的古老帝國,被機槍與輪船殘暴地打開。

直到心愛的圓明園被焚毀前,帝國的人們只在乎

──洋鬼子為什麼不下跪?

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史學權威帶您看見真正的清末危機;

融合史學與心理學,跨領域研究初試啼聲之作!

§ 華夏至上,天下皆夷!唯我獨尊的文化概念

洋人屢犯之時,清代朝堂之中,自臣下至帝王,無不荒謬地論著上天「可憐」這批不開化的「蠻夷」,故讓他們發明船舶機械,使他們得以遠渡重洋,前來中國薰沐禮樂教化。

「敵艦入港,為求禮樂教化;洋兵進犯,只慕文化薰陶!」絕對的自信產生盲目,舉朝盲人將國家推上滅亡之路。這種不可一世的文化自信從何而來?

§ 順從或反抗?清醒地看國家滅亡還是痛苦地尋找出路?

鐵屋中總有幾個清醒者——那是洋務派,希望改革的李鴻章、恭親王奕訢、郭嵩燾、曾紀澤。可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不僅有國家興亡與傳統價值的拉扯,還有從民眾到帝王上下前所未有的一心反洋。區區幾人,卻要扛住江山,縱有能力也無力回天。

但他們必須選擇:是要明白一切,眼睜睜看著國家敗亡;還是痛苦地負重前行,為天下生民尋出路?

§ 壓抑、扭曲、逃避......「義和」,中國人民全體生病的展現

義和團竟然可以變成正規軍隊?讀過書的大官也滿口天神助陣?

刀槍不入、紅繩拽樓、空中擲火、天神下凡的神話,竟是全中國的集體心理變態產生物!對洋人的積怨已久,對自己的無能憤怒更深,扭曲之下,變成了義和團的神話,連朝廷的士大夫乃至於掌權者慈禧太后都深信不疑,釀就了八國聯軍的悲慘結果。

〔本書特色〕

本書從近代中國正統士大夫的文化心理、認知心理與社會心理三個層次上展開分析,考察中國正統士大夫對異質文化的排斥態度是在什麼背景下形成並強化的,這種態度又如何延續到了近代,在應付西方文化挑戰的方式上產生了哪些嚴重的消極影響。

儒家文化的困境,近代士大夫與中西文化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