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image of 走向“十四五”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编辑推荐:

肖钢、蔡昉、都阳、陆磊、王信、朱鸿鸣、刘晓春、梁红 联袂打造,系统研究"十四五"时期重大经济金融问题,深入挖掘和充分释放强大国内市场优势

内容简介:

《走向"十四五"》是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径山报告》项目2020年的研究成果,由综合报告和6个分报告组成。

作者简介:

《径山报告》课题组,本书是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主办的《径山报告》项目2020年的研究成果,由综合报告和6个分报告组成。写作成员主要包括:肖钢、蔡昉、都阳、陆磊、朱鸿鸣、刘晓春、梁红、王信等(按章节顺序)。参与写作的成员均以个人身份参与研究。

肖钢,CF40资深研究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 曾任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总经理,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司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副行长。2004年至2013年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3年至2016年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蔡昉,CF40学术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经济改革、收入分配等。

都阳,CF40特邀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担任《劳动经济研究》副主编。主要研究兴趣为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等。

陆磊,CF40成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曾任招商银行研究部高级研究员、总经理助理,广东金融学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金融稳定局局长等。研究领域包括货币经济学、转型金融学、资本流动和均衡汇率、金融监管理论等。

朱鸿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改革、经济增长战略,合著有《金融的谜题:德国金融体系比较研究》《持久战新论:新常态下的中国增长战略》。

刘晓春,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系,拥有30多年银行从业经验。曾任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中国农业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浙商银行副董事长、行长。

梁红,CF40成员、高瓴资本产业和创新研究院院长。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经济学家,高盛亚太经济研究业务部门执行董事、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及亚洲经济研究部联席主管,中金公司管委会成员、研究部负责人、首席经济学家等。

王信,CF40特邀成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局长、驻法兰克福代表处首席代表、总行研究局副局长、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金融学会秘书部主任,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政策研究处处长,中金公司研究部、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宏观司研究人员。

本书从我国强大国内市场优势、储蓄率变化、全球"宽货币、低利率"现象、提升金融体系适应性、金融支持民企发展、房地产金融发展、防范金融风险等角度对"十四五"时期重大经济金融问题展开系统研究,提出政策建议。

本书提出,"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面临三大变化:一是人口红利和低劳动成本优势趋于消失,二是后发优势不再,三是相对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改变。

面对国内外更加复杂严峻的形势,"十四五"时期的中国经济必须深入挖掘和充分释放强大国内市场优势,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是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技能人才占比,加快培育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体系;二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壮大国内消费市场;三是构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四是提升金融体系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适应性和协调性;五是推进房地产金融改革,促进房地产业长期健康发展;六是以更高水平金融开放应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推动形成互利共赢局面;七是保持金融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走向“十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