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不思議3

ebook 好想去月球 · 科學不思議

By 松岡徹

cover image of 科學不思議3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登月大解密!

好奇心X創造力=人類關鍵的一大步

人類登月五十年

向阿波羅11號致敬的知識繪本

對所有的孩子來說,每天晚上舉頭就能望見的月亮,

無疑是地球以外讓人最感興趣的星球。

看起來似乎很近的月亮,

到底有沒有機會去?又該怎麼去呢?

解開這個謎題,不僅是每個孩子心中閃閃發亮的願望,

也是半世紀前全體人類全力實踐登月任務的初衷!

人類的太空科技發展至今,成功踏上月球的那一刻,仍是最撼動人心的里程碑。這本繪本就從對月球好奇的初心開始,帶著孩子先運用想像力,以十來種方式前往我們時常能見到的月亮。當孩子跟著畫面過癮的攀爬、乘坐雲霄飛車,甚至搭神仙便車前往月球時,本書也巧妙的比較每種方式登月所需的時間,揭開月球與我們的真實距離。在這過程中不但顯現出登月面臨的挑戰,更進一步引領孩子學習天文知識。

接下來,海報般的精美對開拉頁和跨頁漫畫登場,不管你是不是天文迷,都會跟著書中的鋪陳,佩服並迷上登月任務的精密設計。拉頁海報的精細插圖介紹火箭和太空船的每個重要結構,讓讀者明白這些不可或缺的構造分別克服了什麼樣的難題;跨頁漫畫則是輔以登月任務步驟圖,孩子很容易就能了解,在火箭發射後的各時間點,是什麼部件在發揮作用,同時就像在看實況轉播一樣,跟著畫面中的太空人緊張與歡呼。在閱讀拉頁和漫畫步驟圖時,孩子便自然而然的將火箭局部重點功能和全觀任務綜合對照,培養知識整合能力。

本書從想像力出發,再引導孩子用邏輯分析一起和太空人完成登月任務。有趣的是,書末還綜合了前文的思考脈絡,讓孩子在幽默生動的繪畫中,檢視發展中的科技與更多科學上的想像,要怎麼樣才能符合登上月球的條件。最後更邀請孩子想想屬於自己的登月方法。

登月不僅是科技史上的突破,這份偉大在於證明實現夢想的可能性。而這也是這本繪本從頭到尾想帶給孩子的禮物。月球看起來很近,事實上又可以說非常的遠,但是只要有想像力和解決問題的決心,就能讓我們一步步縮短和月球的距離。你準備好去月球了嗎?

本書關鍵字:天文學、太空科技、登月、火箭、太空船、創意思考、邏輯分析、統整能力

內含注音,4-6歲親子共讀、7-12歲自己閱讀

學習領域分類:自然、生活科技

【科學不思議】系列簡介

題材選自日本福音館發行近四十年的《好多好多的不可思議》(たくさんのふしぎ)科學月刊,題材多元,帶領孩子一同觀察探究科學、生物、數學,乃至身邊所有的人、事、物等主題。從最有趣、最意想不到的觀點切入,融和理性知識與感性書寫,並配合具童趣又能幫助理解的插畫、漫畫或照片,是孩子最佳的科學與非文學的啟蒙讀物。

系列特色

新鮮觀點X驚奇知識:從有趣的切入點,讓孩子輕鬆知曉科學知識,學習不枯燥。

探究思考X歸納分析:帶領孩子從觀察中發現問題、深入探究,學習歸納與分析。

圖像學習X精美插圖:運用精美細緻的插畫,幫助孩子圖像思考,快速進入科學現場情境。

知識海報X不思議日報:附贈知識整理海報與名家導讀日報,統整資訊、加深印象。

齊聲推薦

林怡辰|彰化縣原斗國小教師

胡妙芬|兒童科普作家

陳櫻慧|童書作家暨親子共讀推廣講師

傅學海|臺北市天文協會理事長

劉亞菲|繪本工作者

鄭國威|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序)

各界好評(依姓氏筆劃排序)

你還記得觀看火箭發射時人們充滿希望的驚呼嗎?不斷重播太空人踏上月球的歷史畫面,又是多麼令人驚奇和震撼......這本《好想去月球》登月繪本,有以前人們對月亮的想像、有精美拉頁、有跨頁有趣漫畫、有火箭和太空船的構造精美插圖......將人類登月五十年來的點滴,濃縮在一本趣味盎然的小書。不管是不是天文迷,都將重返現場感動、緊張、驚呼!然後再交棒給孩子,讓想像力、邏輯分析帶著孩子,創造出未來新的登月方法,我們一起去月球吧!──林怡辰 彰化縣原斗國小教師

科學不思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