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失落的國土

ebook 阿爾薩斯–洛林的流轉歷史,1870年至今日 · 歷史大講堂

By 方斯瓦.羅德

cover image of 法蘭西失落的國土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從視如寇讎到和解共榮

《德法友好條約》60週年紀念

德法和解丶歐洲整合,是百年來國際關係史上最不可思議的奇蹟

見證歐洲上兩大強權交鋒處的戰爭與和平

阿爾薩斯-洛林地區(Alsace-Lorraine)——一塊位於德法之間的土地,

隨著戰爭反覆割讓轉手,歷經數百年衝突的掙扎與和解的可貴,

如今成為歐洲整合的重心與各民族和解的橋梁,

阿爾薩斯首府史特拉斯堡更成為歐盟的歐洲議會所在地。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蘇宏達專文推薦

「正因處於兩大強權和文明的交會處,洛林和阿爾薩斯歷代住民遂親歷了幾百年來衝突的掙扎與近百年和解的可貴。......相反地,當戰後歐洲人啟動整合,德法展開和解後,兩省遂一躍而成歐洲整合的重心與各民族和解的橋梁。......德法兩大民族能由千年的爭鬥殺伐走向和解共榮,實值得所有亞洲人深思。」

——蘇宏達(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

「你們將無法真正擁有阿爾薩斯和洛林,

無論如何,我們仍是法國人!

你可以將這片土地變成德國的,

但我們的心,你永遠也無法改變!」

——皮夏(Peschard),〈阿爾薩斯和洛林〉(AlsaceetLorraine)

1870年法德戰爭後,德國併吞戰敗法國的一塊土地,創設阿爾薩斯-洛林領地。對德國人而言,這是讓這些因時代不幸而分離的土地重回德意志的懷抱;在法國人看來,這是對他們國家領土不公允的割讓,因此從未停止譴責這種人為的地域設置,並引發報復的情緒。這段歷史持續近半世紀,形成德、法對立的基本緣由,直到1918年這些「失落的行省」回歸法國才暫告一段落。

雖然阿爾薩斯-洛林領地早已不復存在,但這個稱呼仍留在集體記憶和城市土地之中,並在行政區劃、法律和文化上都留下影響,甚至連公共空間、城市規劃及心理上都留存深刻印記。本書旨在回顧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的歷史,主要關切三個面向:第一是審視長期存在於公共空間和法國人想像中的這個稱呼;第二是追索德意志帝國為了將獲得土地融入其中所做的努力,以及對被併吞者在拒絕與接受併吞之間複雜行為的評估;最後是分析在法律、宗教、文化及傳承上遺留至今的影響程度和原因。

有別於一般描述歐洲整合與德法和解的歷史書,方斯瓦˙羅德除了宏觀敘述阿爾薩斯-洛林遭德法拉扯的不幸史實,更從微觀角度仔細刻畫出一般人民面對反覆變局時的犧牲、因應、為難,甚至不幸,讓讀者彷彿親睹這百餘萬生命的掙扎和堅毅。德法兩大民族能正確對待和處理歷史問題,建立友好合作關係,由千年世仇化敵為友,值得借鏡省思。

法蘭西失落的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