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裡的花香

ebook 我在博物館漫遊一晚的所見所思 · 木馬文學

By 蕾拉.司利馬尼

cover image of 夜裡的花香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法國龔固爾文學大獎得主

最私密的文學札記,最真摯動人的自剖

「妳願意,被關在博物館裡一個晚上嗎?」

獨自在博物館赤腳漫步一夜

從他人的藝術品,看見自我的創作真諦

理解創作就是開闢出自己的自由之地

龔固爾文學獎蕾拉‧司利馬尼,在開頭即陳述,寫小說的守則就是「說不」。然而,她為何最終又願意點頭,前往威尼斯的海關大樓博物館住一晚?

館中夜間打燈的玻璃溫室,種植夜來香的枝葉,讓蕾拉想起自由的氣味。由青銅、大理石、縞瑪瑙製成的雕塑,再現了扶手椅的形狀,喚起蕾拉對於父親生前坐著的記憶。

獨自在博物館的孤寂吸引了蕾拉,她漫步其中,靜觀各色藝術品,並從這些作品中反思她所極盡追求的文學究竟代表著什麼。

書中並引用許多作家的短語,從吳爾芙衍生到為何創作者需要獨處的空間;又或者2023年遭刺傷的魯西迪,他對於寫作的堅持,也啟迪了蕾拉,以文學批判自身國族時,該如何接納他人的不諒解,並且持續、不顧一切地寫下去。

《夜裡的花香》以蕾拉的第一視角走訪博物館,並從各種不同的物件中思考創作的意義,也是對於生命裡,無論傷痕或喜悅的再次記憶。

不當作家,我很可能仍舊可以活下來。

但我不確定,那樣的話,我會不會幸福。

書中金句

「寫作,是自我束縛;然而,正是在這些束縛之中,誕生了一種無垠的、令人迷眩的自由的可能。」

「寫作是紀律。是對幸福、對日常歡樂的放棄。我們不能試圖療癒或撫慰自己。相反地,我們應該像實驗室人員在玻璃瓶裡培養細菌那樣培養自己的悲傷。必須撕開傷疤,翻動記憶,重新煽起羞恥與舊日的眼淚。」

「寫作不能僅僅只是抽離、退隱,沉湎於公寓的溫暖中,寫作不能僅僅只是築起重重磚牆來讓外界傷害不了自己,而不去直視他者的眼睛。」

封面燙上隱隱閃光的珍珠箔,呈現低調優雅色澤,

在暗夜中,引領每一位創作者找到屬於自己的花朵與芬芳。

《夜裡的花香》令人耳目一新......作者以如此優雅、易讀的風格,捕捉了對於寫作的癡迷與喜悅,以及藝術與文字的力量。──英國藝術史學家、策展人凱蒂‧赫塞爾(KatyHessel)

這位小說家從未如此坦率,《夜裡的花香》是關乎作家與文學創作的傑作。──《費加洛報》(LeFigaro)

本書特色

在編輯的邀請下,蕾拉‧司利馬尼展開了在博物館住一晚的特別計畫。在短暫的一夜中,回望她生命中的起伏、創作歷程,寫下精闢感悟。

蕾拉‧司利馬尼如絮語般滔滔傾訴對於創作的理想與堅持,也交織了寫作必然面臨的衝突與兩難。寫作者未必同意蕾拉的每一個觀點,但《夜裡的花香》會是一本創作者的自我提醒之書。

本書沒有晦澀的藝術術語,只有從作品連結到個人生命的啟發,讓我們先是想像藝術品,閱讀蕾拉的解讀,進一步反思自己的過往。

名人推薦

朱嘉漢專文推薦

李桐豪、汪正翔、馬欣、陳雪、葉佳怡、鄧九雲在創作途中推薦

夜裡的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