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刑罰

ebook

By 喬治.梅森

cover image of 中國刑罰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十八世紀英國人凝視遠東中國的刑罰,

今日回顧這二十二幅圖,仍具文化視覺衝擊。

在攝影技術尚未發明的年代,

這些生動的視覺圖像,成為史籍通常不載的珍貴史料。


十六世紀以降,全球地理大發現情況下,激勵了西方冒險家、傳教士、旅遊家、商人,以及軍人前仆後繼地跑遍全球各角落。這些人把聞見所及的新物事傳回各自母國,將全球各地的知識蒐集齊全,並匯聚於西方公私圖書館。英國軍官梅森於十八世紀末來到中國,在清朝「一口通商」的限制下,生活侷促於廣州一隅,對於初接觸到中國這個異國所展示的奇風異俗,像當時一般西方人一樣,極盡蒐奇獵怪的眼光。

當時攝影技術尚未發明,西方水手萬里迢迢來到遠東,為了與家人報平安,廣州城郊出現專業畫師替外國人畫肖像的行業,也應買家需求,繪製風景和風俗畫作,作為到此一遊的紀念物。對於亟欲瞭解中國並想打開通商管道的西方人來說,這些異國畫作,也成為西方瞭解、蒐羅和掌握中國物事和知識的一環。

梅森將他向外銷畫家購買的二十二幅「中國刑罰」畫作,包括:杖刑、擰耳、懸吊、拶指、枷刑、流放、絞刑、斬首等,製成銅版畫並配上文字說明,於一八○一年在倫敦出版,當時引發頗大反響。後來分別在一八○四年、一八○八年、一八二二年和一八三○年,譯為其他語言出版或重印發行。這些活生生發生在日常生活層面,但中國史籍通常不載的珍貴史料,構成極具衝擊性的文化視覺效果。


本書特色


為彌補梅森文字的不足,由歷史學家盧建榮專文導讀,以宏觀方式帶領讀者理解當時中國的整體情勢及法制文化。


詳盡的隨文註釋,補充中國法制流變和相關的背景知識。


另附錄二十張中國刑罰圖片,節錄自同樣來訪中國的馬戛爾尼使團隨團畫家威廉.亞歷山大(WilliamAlexander)和英國傳教士約翰.格瑞(JohnHenryGray)的著作,以及明代王圻、王思義父子《三才圖會》中的刑具圖片,作為補充資料。

中國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