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和多種自體

ebook 佛洛伊德、克萊恩、寇哈特,或榮格,與其他共論證 · Psychotherapy

By 劉慧卿

cover image of 三種和多種自體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深耕二十年的台灣自體心理學學術社群,思想精華結晶之作!

國內外罕見,就心理學重要議題同時在佛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克萊恩客體關係理論、寇哈特自體心理學與其他理論家思想之間交叉論證。


我常常幻想,如果精神分析有張地圖就好了,

有地圖,就不致迷路。

心理治療要的不是技術手冊,應該是地圖。


──劉慧卿‧本書作者


三十年來,劉慧卿醫師帶著臨床觀察與理論哲思,在精神分析的廣闊土地上辛勤考察。她透過攻擊本能、女性自體、潛意識幻想、羞恥、宗教經驗......等重要的心理議題,在佛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論、克萊恩的客體關係理論、寇哈特的自體心理學,與其他理論大家的思想之間做深度的交叉思辨,力圖讓運作心靈的「自體」(self)浮現更清晰的輪廓。


劉慧卿提出了「碎裂自體」、「自戀自體」和「結構自體」三種自體,試著描繪不同的心理樣態。她深知,臨床的區辨困難不會因此解決,每個人自體樣貌之複雜,也絕無法化約成這三種自體樣態。但她的努力,為潛意識的探索地圖設下中繼的路標,對後繼的旅者深具參考價值。


本書收錄的十篇論文,可說是劉慧卿走過精神分析理論研究地圖的足跡。她每年就一個主題,在佛洛伊德、克萊恩、寇哈特三個學派間共同論證。她說:「在這裡,宿敵的學派也不吵架了,一起安安靜靜地品賞水仙花,閱讀自戀,一起走一遭精神分析的地圖,生生死死、愛愛恨恨。」從對立到整合、從整合到區辨,本書的滿滿哲思引人入勝,於理論、於實務都深具啟發性。


—————————————————————————————————————

專文推薦──

林明雄/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許豪沖/自體心理診所院長

劉時寧/文化身心診所負責醫師

(依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藉著閱讀與思考,試著解決自己的困惑不安......這樣的歷程本身就是值得喝采的。

──劉時寧


作者樂於作為他人的自體客體,而這也是她長期作為治療者的基本態度......而她這一本大作,又是另一個領域之努力成果的展現。

──許豪沖


治療結構的改變,改變了治療室裡的個案種類,或者反之。但這種技術上的改變不宜與對個案本質核心的瞭解相混淆,本書作者的講論是屬於很本質的那類。

──林明雄

三種和多種自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