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重量

ebook 不安年代中的希望與救贖 · Master

By 凱博文

cover image of 道德的重量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七則真實故事,宛若七則後現代心靈的世紀箴言,閃爍著人性的光亮與勇氣!

如果,你年輕時因為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傷害別人,到了年老時刻,是否會後悔?

如果,你滿懷熱情到落後地區服務,卻看盡了戰亂、腐敗、貧窮、疾病,連生命都受到威脅,你會堅持下去或撤退?

如果,你曾經被好友出賣,受盡痛苦凌辱,當報復的機會來臨,你會怎麼做?

如果,你的生命陷入谷底,在絕望和黑暗深處,你是否仍願意相信人性的美好良善?...

在我們人生中,難免遇見各種身不由己的衝擊,在隨波逐流的某些時刻,當你面臨抉擇,你的準則是什麼?你心中是否有自己的一把尺?你覺得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道德的重量:不安年代中的希望與救贖》是全球頂尖的醫學人類學家凱博文最新作品,中文版甫一上市,就榮獲誠品書店九月選書,可說是迎接凱博文博士2007.09訪台的最佳賀禮。

凱博文現任哈佛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及哈佛醫學院精神醫學與社會醫學部門的醫療人類學教授。他桃李滿天下,足跡遍部全球,曾帶領過無數的醫生、公衛學家、心理學家和人類學者,深入不同文化地區,幫助跨文化之間的彼此了解,並將醫學人類學的觀念應用於全球性的疾病防治,更進而影響許多國家衛生政策的制定與執行。

凱博文是當代世界級的醫學人類學家,跟華人世界的情感尤其深切。早在1970年代,他就來到台北進行「乩童」的醫學人類學研究,幾乎台灣所有具文化觀的精神科醫師、心理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都曾受到他的啟發,或與他建立了真摯的情誼。

而在1980年代,中國大陸的門戶才剛對外開放,他又率先攜家帶眷,深入沒有空調沒有冰箱,夏天如火爐、冬天如冰窖的內地貧困省份,成天蹲在簡陋的醫療院所,傾聽當地民眾訴說各種身心的病痛,一住經年,差點把命賠上。他的兩位子女,從小跟著他移居台灣、香港、中國,回到美國之後,還繼續念中文學校。而今,他的兒子是關注馬來西亞熱帶雨林的生態學家,女兒任職聯合國,先生是香港人,跟父母一樣踏上了跨越文化地域、聯結東西方世界的旅途。

凱博文在數十年學術生涯中,最偉大的貢獻是對於人類「受苦經驗」的深刻體察,他以精神醫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宗教、藝術、心理治療、倫理學的全觀視野,去理解人生中無所不在的病痛、苦難和限制。他的研究主題包含了神經衰弱、抑鬱症、疾患體驗、求醫行為、臨床交流、醫療倫理、慢性疾患的社會過程和跨文化比較研究,內容涉獵了政治暴力、包括自殺在內的各種社會性的痛苦,及其所隱含的道德和政治意義。

凱博文的著作等身,曾編著專書將近三十種,發表學術論文超過兩百篇。他的通俗著作更是膾炙人口,因為他是一位細膩、柔軟、充滿睿智的說故事高手。之前,他的《談病說痛:人類的受苦經驗和痊癒之道》(TheIllnessNarratives:suffering,healing&thehumancondition,桂冠出版),就深受關心醫療倫理的各界人士所推崇。凱博文強調,不論是身體上、心理上或情感上的苦痛,都代表著個人生命中最脆弱和黑暗的時刻,在這難以脫逃的困境中,唯有同情、理解、陪伴和傾聽,才可能緩解生命的傷痛,促動深層的心靈療癒。

而凱博文2006年的最新作品《道德的重量:不安年代中的希望與救贖》,更將關心視野放大到全人類的普遍心靈困境,凱博文認為,在現代生活中,價值觀非常曖昧模糊,任何人隨時都可能面臨許多人性的挑戰和考驗,這時候,我們心中的那一把尺,將決定我們是誰、我們的選擇、我們將往哪裡去;如果,我們選擇了忠於自己,也就是在幽暗不明的時代洪流中,找尋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和定位。

《道德的重量》訴說七個真實故事,有退伍的越戰英雄,在離開戰場三十年之後,仍在承受罪咎的苦楚;有從事國際人道救援的女性工作者,在非洲經歷過各種恐怖遭遇,卻仍堅持不放棄理想;有在文革時期被好友出賣、妻離子散、受盡折磨的中國醫生,當復仇機會來臨時,卻選擇放下刀劍,寧願自己再次受到傷害;有高大英俊的牧師,為了提醒自己不再墜落情色深淵,而將難以治癒的慢性疼痛當作上帝的恩典;有聰敏美麗的藝術家,在得知自己罹患愛滋病後,反而鼓起勇氣走出陰影,挺身為國際愛滋防治計劃而奮鬥;...

書中還有一則凱博文自身的故事,敘述他自己在成長及學醫過程中,因挫折和被歧視所帶來的反省,以及在一些良師身上學到的珍貴啟示。這七則故事宛若七則動人的世紀箴言,讓我們在價值曖昧的不安時代中,重新看見平凡人性中的堅持、勇氣與光亮。

《道德的重量》是這位享譽世界的醫學人類學大師,在三十餘年的學術思索之後,獻給人類的鼓舞和祝福。

道德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