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的丹爐

ebook 中華思想史與本土心理學

By 陳復

cover image of 聖人的丹爐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源遠流長的中華思想史,其實深具實用性

能洞察我們華人各種心理問題背後長期存在的集體潛意識,

通過自覺來化解問題,蛻變出更具有高度與視野的人生

華夏思想無不關注著自性

每位思想家都擁有個煉丹爐

讓自己的思想百煉成丹藥

獻給渴望獲得解答的人服食

這些丹藥各有不同的藥性

洞察人深層心理的幽微角落

當前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探討的議題已經跟社會實際發展嚴重脫節,學者競相鑽研發表於期刊的寫作技術,而不在意自己研究的議題是否真能拯救國計民生正面臨的困境。

陳復不禁想問:為何我們絕大多數學者對此毫無警覺?一旦傳統的文史哲領域萎縮到毫無希望感,使得多數青年學子不敢攻讀相關領域,若仍無人撰寫可供普通讀者輕易閱讀的學術著作,難道要任由那些不具有學術根基與精神素養的人,來跟大家闡釋何謂學問?

《聖人的丹爐:中華思想史與本土心理學》就是希望能向社會大眾指出:認識中華思想史其實具有實用性,尤其能洞察我們華人各種心理問題背後長期存在的集體潛意識,通過自覺來化解問題,並蛻變出更具有高度與視野的人生。

好評推薦

陳復把「中華思想史」與「本土心理學」作了區分,又兩端而一致的連結起來,這方式蠻好的。中華思想者,「和順積中,英華發外,內修外行、內聖外王」,這正也是陳復博士追求的寫照。從古代典籍來的語句,正顯示「中華」的本土性,也揭露了本土性的世界性,與世界性的本土性。這個題目顯示出了中華本土的主體性與廣袤性,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林安梧(國立東華大學洄瀾學院榮譽講座教授)

陳復教授新撰的這部思想史,依我粗淺閱讀的感覺,主要是試圖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中國思想的歷程,這可說是一種嶄新的構想,僅此一點,就已經足夠稱道,至於是否全面,是否穩妥,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必須具有創新性,否則所有的著述就都會味同嚼蠟。

——王立新(深圳大學文學院教授)

陳復教授力圖為本土心理學向中華思想史取經的寫法,不正是諸多樣式或類型下的某一種可能,在當今專業掛帥的風尚下,他依然秉此深願、勇猛精進地為書寫中華思想史跨出這不避艱難的一步,自是難能可貴也,故與其苛責中華思想史應具有澄清核心概念的責任或當保有多元包容的心態,何妨帶著支持欣賞的角度,看他如何從傳統文化的長流串起探照未來的心光。

——吳冠宏(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

陳復在本書中,將我們儒釋道智慧曾經存在的最重要知識菁英,共超過五十位思想家與其重要的經典,以時間脈絡方式來一一介紹,並說明中華思想的演進與評論。因此,對於特別想瞭解中華思想到底在講什麼的人而言,此本書絕對已含攝中華思想的靈魂,更對想從事修養心理學研究的學者,這是部不可不讀,從中詳細吸收其精華的鉅著。

——夏允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教授)

聖人的丹爐